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苏玉华是一个美丽聪慧、多才多艺的少女,可惜年仅15岁就夭折了。她死于武德二年(619年)五月九日,当月二十五日葬于京郊神和原(确切位置无可稽考)。对于如此年轻生命的消逝,墓志铭表达了沉痛的哀思。
墓志铭书法凝重沉厚,端庄秀雅,格局峻峭,秀整遒劲,字体点画清劲绰约,笔力坚挺,对书法爱好者和文史工作者研究唐代书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探讨我国古代书法演变史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志文语言锤炼,诗意醇厚,文辞精美,不失为一短小精悍之作,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墓志是人们为纪念死者,把他的经历、事迹、德行、功勋以及家世等铭刻于石,以志不忘。散文体的志文叫“志”,韵文体的志文叫“铭”,石刻有志无铭称为墓志,有铭无志称为墓铭,大多志、铭兼而有之称为墓志铭,《苏玉华墓志》即属此类
据墓志铭题跋可知,《苏玉华墓志》于道光辛丑年(1841年)十二月出土于唐都长安近郊神和原,由荣翰堂珍藏。据传,孟子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一生酷爱金石,一日路经神和原,发现此志,如获至宝,便出高价买下,运回老家山东珍藏。从此几经沧桑,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