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素壁淡描三世佛,瓦瓶香浸一枝梅。

(2014-11-07 17:44:40)
标签:

转载

分类: 养生等
http://pic.zhuokearts.com/auction/4545/s/224.jpg

语出“岳顶禅房枕石台,白云飞去又飞来。门前瀑布悬空落,屋后山峦起浪堆。素壁淡描三世佛,瓦瓶香浸一枝梅。下方田地虽平坦,难及山家无点埃。”成诗于石屋晚年隐居霞雾山时期。

 

石屋禅师

  [明](约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后在世)姓、名均不详,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末前后在世。工诗,有《石屋山居诗》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石屋禅师:胸藏一颗明珠,自能照亮前程

佛道大师开释人生 禅机妙语点拨迷惘人生

您可以登录手机凤凰网读书频道http://b.3g.ifeng.com阅读此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人真正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个自性是空性,空性必须要无我才能达到。当你修正到一个无我的境界,就得到一个智慧,就是唯识中所讲的平等性智。无我就无人,无人就无他,无众生相,无烦恼,无一切,等等。一切皆空,即无众生之相。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富商讨了四个妻子:第一个妻子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抢来的,长得如花似玉,很美丽;第三个妻子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就要去世了,为了测验一下哪位妻子是真心对自己的,他决定考验一下四位妻子,于是商人把四位妻子叫到面前,对她们说:“我就要死了,你们平常都说对我好,如今谁愿意和我一起去阴间远行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呢。”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情愿,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妻子说:“尽管我是你的妻子,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去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欣慰地点点头,与世长辞了。

  佛祖接着解释说:“各位,这位商人就是你们自己。第一位妻子是指肉体,死后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位妻子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就是指你自己的妻子,活着时两人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妻子是指你的自性。人们时常忘记她的存在,但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是的,世间众生总是智慧颠倒,珍爱前三个妻子,而冷落第四个妻子,其实,真正能和你永远在一起的,只有第四个妻子——你的自性。一个人要想真正看清自己,就有必要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那第四个妻子才是你需要真正去看清的呀。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家过夜,对禅师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行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的时候,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钱财!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慢腾腾地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的禅僧。

  每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之中,总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那个始终伴随你的,唯一不能舍弃与忘记的,就是你的自性,所以,生活中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自性的存在,而且应该好好保存自己的自性它,充分发挥自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