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标签:
转载 |
分类: 收藏 |
原文地址:江苏:苏州博物馆作者:
2019年3月26日于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苏州传统的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
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贝聿铭先生曾说: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按照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按照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形式上,地块已分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新馆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了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历史与此刻在这里完美的相遇了。
苏州博物馆展厅分布
常设展厅: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在地下室。
苏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厅只有一层,该馆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四个常设展厅。
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
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的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
1954年出生,苏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因对檀香扇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而做出的贡献,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檀香扇展品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半丁作品展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檀香扇展品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半丁作品展
陈半丁,出身于浙江绍兴柯桥镇西泽村的中医世家。自幼家境贫寒,髫龄父母双亡,自谋生计,含辛惨苦。然其少爱绘事,并自言“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在沪做学徒时得蒲华先生之助,识任伯年,得其指教。又得海派巨擘吴昌硕先生厚爱,收为弟子,旦夕同室深研,有十年之久,获益匪浅。由此夯实了深厚的花卉、山水、人物绘画与篆刻功底,后又获吴谷祥等海上诸名家的教诲,进而益上,在对传统的继承之中,陈半丁卓然自成风格。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保存了400余方“苏式彩绘”等太平天国时期重要的遗存和艺术珍品。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忠王府彩绘是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其留存数量之多,在江南是罕见的,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及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留存的建筑和彩绘、壁画,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忠王
清同治十年(1871年),江苏巡抚张之万居住于此,后与人商议,倡立会馆,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将中部花园及东部、西部住宅改为八旗奉直会馆,辛亥革命(1911年)改为奉直会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会馆为同乡人聚会之所,亦是商贾贸易洽谈之地,古戏台是八旗奉直会馆利用四合院南部的庭院修建而成,历经数次维修,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室内古戏台之一。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会馆为同乡人聚会之所,亦是商贾贸易洽谈之地,古戏台是八旗奉直会馆利用四合院南部的庭院修建而成,历经数次维修,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室内古戏台之一。
拙政园主王献臣原是宦海失意归田之士,与吴中才子文征明、唐寅、祝枝山等相惜相慕,时相过从。仲春时节,藤飞花舞,王献臣常在园中宴饮诸子,饮酒品茗之间,诗兴大发,佳句频频。相传当年聚饮之处名为“卧虬堂”,卧虬既因藤蟠屈似虬名,又隐喻名士遁世隐逸之意,反应了明代中后期,宦官当道,士子孤傲独立的心态。
紫藤为明代书画家文征明(1470~1559)所植,雅称“文藤”,距今已有460余年。文征明与拙政园主人王献臣交谊甚笃,嘉靖十二年(1533)应邀撰《王氏拙政园记》,绘有《拙政园图》三十一页,配诗并以正、草、隶各体书写。
拙政园沧桑变迁,几易其主,然古藤依旧苍老遒劲,夭矫蟠曲。春季缨络四垂,紫英缤纷,令人赏心悦目;夏季枝繁叶密,绿荫满庭,使人暑气顿消。1904年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端方立圭形石碑题“文衡山先生手植藤”。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
是AAAAA及景区。
馆藏精品:双面绣。
门票:免费参观。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在原来二层小楼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层建筑。整个新馆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 [转载]江苏:苏州博物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在原来二层小楼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层建筑。整个新馆分成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
园林博物馆内有义务讲解员讲解。
建议参观古典园林前,先来这里,放慢脚步,听听讲解,对于如何欣赏江南园林,会有很多的帮助。
后一篇:[转载]上海博物馆陶瓷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