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七杂八(5)
(2023-08-27 09:52:33)在国内的时候,有朋友说美国女生不喜欢中国男生,就是因为她们歧视中国人。来美国后,经常在学校见到年轻的美国女学生。她们很多身高都在170以上,体重120斤以上,身材健美,甚至可以用强壮来形容。在她们眼里,瘦高白的东亚男生实在是太单薄了,估计很难激起她们被保护的欲望!如果过来看看这些大冬天都敢穿连帽衫配短裤的美国大妞,就知道人家喜欢什么男生,纯粹是天性使然。拜托,别特么什么事都往歧视上扯!
8月23日,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初选首次辩论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拉开帷幕。直播吸引了全美国的关注。聂老师告诉我,她的美国丈夫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候选人辩论中,他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拍案而起,还不停的跟她解释候选人的发言有什么问题,该如何应对对方的发言等等。五十多岁的人了,激动得就像个孩子。
去本市的市政厅大楼参观,巨大的白色石头建筑,雄伟壮观的罗马柱高高耸立,使得这座一百多年前的建筑显得巍峨庄严。主建筑物的旁边有一尊人物雕像,我正准备上前仔细观看时,才发现雕像下面的长椅上悠然的躺着一个流浪汉。
去本地艺术博物馆参观,大人小孩票价共27刀,无人查票,但进去的人都自觉买票。这个艺术博物馆规模不大,却馆藏了许多名画,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绘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馆内还有一对新人在举行婚礼,嘉宾一色的黑色礼服,婚礼庄严神圣。之后嘉宾们还在馆内参观,几位伴娘身材高挑,容貌秀美,路过的人都不禁多看几眼。
导师请吃饭,席上遇到了一些朋友。有一对年轻夫妻,丈夫是导师的学生,妻子是一位漂亮的湖南妹子,他们现在国内做生意。饭后这对中美夫妻送我们回家,一路攀谈,美国先生的中文非常好,对中国也很了解,为人和气友善。院办公室的D老师是一位亲切友好的台湾老太太,她也嫁了一位美国人,丁克家庭,结婚几十年生活依然有滋有味。还有一位刘先生,之前是本校的技术人员,后来下海做生意,事业也做得很大,两个儿子在美国长大,特别喜爱运动。J老师的儿子也在座,他五岁来美,现在高三,中英文俱佳,阳光帅气。问起国内初中高中情况,听说学生每天做作业到十一二点,他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美国中餐偏甜,且无菜不甜,美国人以为这就是中餐,中国人认为这就是西餐。上周在超市买了一盒饺子,居然也是甜的。
路过一家叫做”Dollar Tree”的商店,全场商品统统1.25美元。但货架上的商品,特别是食品,大多被搬空了。期间还有不少黑人和墨西哥人进来购物。我买了一个积木和一个洗碗用的泡沫球,加上税后2.68美元。出来后查了一下,这正是一家美国著名的“一元店”,商品统一价格,价廉物美,在美国开有数千家分店。一个便宜三个爱,此言四海皆准。
刚来时,在旁边的超市买了一大盒牛奶,结果儿子喝牛奶上瘾了,头三个星期每周至少喝掉8升!这边的牛奶确实价廉物美,3.75升的家庭装只要五六美元,口感却远超特仑苏。一个月后,他的牛奶就喝不怎么动了。
听J老师的课,是关于教材设计的,一半讲解,一半讨论,学生老师都可以畅所欲言。这个班只有五个学生,国内是不可能开这么小的班的。我导师的课更厉害,一个班总共只有两个学生。
参观本地著名的古建筑风情街。下了公交车还要往前走一段路,一路上有好几座数百年历史的教堂,厚重的石砌外墙,直插蓝天的尖顶和五色斑斓的花窗,都见证着信仰与历史。穿过几条街道,路变窄了。谷歌导航提示已经到了。放眼望去,一条长街两侧,全是红砖或者木头修砌的古老房屋,时间的打磨让外墙颜色黯淡,但风格各异,精雕细琢的窗户,栅栏,屋顶和花园,仿佛在诉说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很多建筑上都附有铭牌,上面记录了房屋的历史。我看到一栋不起眼的房子的铭牌写着,1860年,Eckart家族修建了这栋意大利风格的房屋。Michael Eckart作为木匠和壁橱匠在哥伦布工作,他们家族在此屋居住至1950年。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和一栋房屋紧紧相连,不禁感叹人歌人哭代际变迁,给这栋房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穿过这条很有年代感的街巷,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公园展现眼前,草坪上数十棵百年古木枝干高耸入云,古木掩映之中,还有一片碧绿的水塘,数十只鹅畅游水面,阳光射来,水塘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深藏于林间的宝石。塘边还有纪念雕像,雕像下的路面上平铺着几块刻于百年前的纪念石牌,铭刻着人们对于先贤的纪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