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2023-08-02 13:55:47)

早上艰难的起床,洗漱好以后去酒店旁边的星巴克吃早饭。有一个黑人朋友在门口帮人开门,点头哈腰,时不时就会有人给他一点钱,他满面笑容的道谢。我出来时他给我开门,我就给了他一张一美元的纸币,他笑着说,Oh,I love you. Have a good day!


吃完后,我们又穿过中央公园,去曼哈顿中心区域游览。路过中央车站, 只见石头建筑的顶部有雄鹰等众多巨大的雕塑,庄严大气。推开一扇狭小而古老的玻璃门,里面的的空间足有数十米高,蓝色的穹顶,华丽的吊灯,古典的楼梯和走廊,巨大的教堂式的窗户,无不彰显着古典与奢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发展势头强劲,这一时期的建筑也体现出一个新崛起的强国的财力与雄心。


下午,我们去了联合国大厦。在谷歌地图的指引下,我们穿过一个狭窄的街道,联合国大厦赫然映入眼帘。这栋建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巨大的蓝色建筑,至今看来依然非常的前卫。它高高的矗立在哈德逊河畔,服务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询问能否进入参观,得到的回答是需要预约,只能遗憾的拍下了几张照片。


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坐地铁转战哥伦比亚大学。纽约人一百多年前就享受到了地铁带来的便利,但纽约的地铁也是出了名的破烂。一进地铁入口就能够闻到一股混合着尿液味道的怪味,楼梯破破烂烂,地铁的站名指示牌还是百年前用马赛克拼出来的。站台里的廊柱,木椅都留下岁月的痕迹。月台上没有保护安全的玻璃隔断,通风也依靠街面上铁网覆盖的老式通风口。你若从街道上的地铁通风口路过,会发现当地铁驶来,不但带来嘈杂的金属碰撞声,还掀起阵阵上头的臭气。车体也老旧脏乱,体验感很差。


大约坐了十几分钟的地铁就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这所世界级的名校就藏在寸土寸金的哈德逊河旁边。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忽然就看见一个大广场,洋溢着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图书管矗立在广场的北面。教学楼,学生宿舍都相当有历史了。时值暑假,校园里没有多少人,几个穿着学士服的中国学生在各个楼栋和雕塑前照相。看他们戴的价值不菲的手表,精致的妆容,大约也可以想象他们国内的家庭条件。各个教学楼门口有铁将军把门,需要刷卡进入,凿壁偷光,隔墙听课等浪漫主义的求学方式也实现不了。于是,我们四处看了看,拍了一些照片,也算到此一游。


晚上,我们去哈德逊广场顶楼看夜景。到了售票处,一位笑容可掬的胖胖的女士告诉我现在只有晚上八点五十的票了,原来这边是分时段放游客上去参观。我们犹豫了一会还是买了票。中间的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坐在广场前面的“大松果”下的巨幅屏幕前看足球直播。大松果通体透明,每层楼线条波浪起伏,是一个外形酷似松果的景观大楼,也是纽约的网红打卡地。夕阳在天,微风习习,我们坐在舒服的躺椅上,一边看看直播,一边看看蓝天白云,享受纽约的落日景色。



晚上八点五十,我们经过安检,坐上高速电梯一下子就到达顶楼。出去的一瞬间,只见纽约城万家灯火,璀璨夺目,宛若天上星辰,场景无比震撼!观景台是全玻璃的,视野比帝国大厦楼顶还要清晰通透,远处黑色的哈德逊河,近处的汽车街道,巨大的广告牌,高楼上密密麻麻的灯火,尽收眼底。楼顶中间,还有一块玻璃地板,离地面有五百多米高,我走上去顿觉头昏腿软。儿子却兴奋得在上面跳起来,结果被旁边得工作人员制止,我也连连道歉。楼顶上风大且凉爽,各国游人在不停的拍照,我还和旁边的一位德国女孩攀谈了一会儿。后来,我坐在一个楼梯上看风景时,发现我手边有一个遗落的卡通女式钱包。我立刻找到管理员,把它交给了他,也算一件善举吧。到了十点,我们才下楼坐车回到酒店,一路上都还在回味那恍若天上人间的画面。


可能今天比较累了,轰轰作响的空调窗机居然再没有影响到我的休息了。


纽约中央车站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联合国大厦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哈德逊广场大松果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哈德逊广场观景台夜景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北美光影记(6)纽约记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