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题“学习小古文兴趣培养”(翁奕旦)

(2015-12-03 22:02:45)
标签:

教育

分类: 资源共享

从要设立自己的微课题研究那天起,我便在心里打嘀咕,看着网络上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课题,仔细思考,都不适合自己。带着失望,来到班里,听到同学们朗朗背诵小古文的声音,心中不觉一震。在朱老师的指引下,在学校领导老师积极参与下,本班的小古文教学一直在逐渐地进行着。我为何不以此“身边的”的工作为研究题目呢。小古文看似简单几句话,但其实细细考虑,可研究的方向很广,“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这些都很有研究的内容。

细细思考,俗话说“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我便以“小古文的兴趣培养”为入手点!说干就干,我便开始了制定计划等工作。

先来解释一下我的研究课题:小古文为简单的文言文。而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而课题中另一个关键词为“兴趣”。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同学们背诵小古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状态。这对学生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现在的小古文教学,多体现在背诵,可孩子们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要背呢,孩子自己觉得古文背诵有趣,自己去背呢。这其中差别不言而喻。

在研究中,我将朱老师下发编写的篇目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托。我首先选择尝试的是以“编故事”的方法为切入点。“故事”是学生们的最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仔细读读小古文也发现,题材不外乎写景叙事抒情,基本上都可以改编为故事。

我采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挥想像、进而理解诗意,增强背诵效果。现阶段,我想主要先给学生们由古文到故事的方法。我先出示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复述这一个故事,要能复述故事的梗概。

在研究中,我发现:小古文的编排是根据背诵的难易来进行的。同时,也发现这样的编排,对于编故事来讲,前面的古文,可想想和发挥的力度比较大。也比较容易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例如:我在《放风筝》这首小古文中。我是这么编故事的:春天来了,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绿绿的草地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为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地毯。这一天阳光明媚,春风轻轻的拂过我们的脸颊。有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到草地上放风筝。一个孩子在前面一边拿着线轱辘,回头望着后面的孩子,一边嘴里督促着孩子快点跑。后面的孩子,高高举着风筝,好像也要同风筝一起飞上天空呢!

故事熟悉之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诗意。学生很容易就从故事中归纳出了小古文本身的意思。根据这个意思,孩子们也自己编起了故事,有把两个孩子的风筝什么样子讲出来的;有把表情讲出来的;还有的就“青草地”的“青”字描写景色的。故事引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诗意,还可把枯燥的诗意讲解化作趣味性的领悟。没想到这故事不但激起了孩子的兴趣,还让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收获中,我也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就像刚刚文章当中所讲的,前面的小古文语言简单,孩子们可以想象的空间大,兴趣提升的也高。可随着时间迁移,后面的古文内容更加的丰富,想象空间减少,我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呢?

死记容易,激趣不易,切行且珍惜。

以上所述,只是我这一小段时间的收获与思考。我还将努力的探索,实践。培养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多学古文,去享受到古诗文中的思想精髓,去享受审美的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