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触山 教案 董凝艺
(2014-04-02 20:35:55)分类: 课堂呈现 |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一、 谈话导入:
二、讲述背景
1、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话人物。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部落首领。他的名字叫共工。
共工长什么样子?
2、 教师补充说明:
与共工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颛顼。
点击ppt.讲述背景
于是,共工部落与颛顼部落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战争。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让我们走进一片小古文《共工触山》。
三、初读感知: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停顿恰当。
2、听范读。
3、个别读
4、齐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课文会读了,你们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了吗?
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理解课文。一人读,一人翻译。
小组汇报。
有没有同学想要补充的?
3、还记得一开始,共工和颛顼是因为什么而打起来的呢?
出示:背景2
4、此时,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颛顼,颛顼,你实在太可恨,这样欺骗老百姓,害得老百姓都不相信我说的话。(共工实在太生气,小古文中有一个字,强烈地反映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那就是怒)
百姓们啊,你们不要上了颛顼的当啊,我是为了你们好呀,可你们都不相信我。
过渡:所以,共工牺牲了自己来改造山河!他怒而触不周山。
5、点击背景3
6、学到这儿,你觉得共工需要触山吗?
需要触山,他触山是为了表明他要改造山河的决心。实事也证明,他触山之后,天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月星辰移动到了西北方向,江河积水泥沙流向了东南,水不断向前流动,有利于农田的灌溉,更不会发生水灾了。
是啊,你认为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勇敢坚强,敢于挑战,为民造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奉献精神,
点击 水神,造神,ppt
也不一定要触山,他可以积蓄力量,指出颛顼的假面目,伺机报仇雪恨。是啊,原来,除了触山,还有其他的办法呢!所以啊,触山的共工,还是有那么一点冲动、急躁啊!
四、背诵
1、 全文仅44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画面栩栩如生,老师为这篇神话可配上了画?你能说说这三幅画相对应的小古文是什么吗?
2、真不错,那如果我去掉一些字,你还能填空吗?
师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不能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他们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讨论并归纳:
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共工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人民追求光明的觉悟;这是一场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无论正义与邪恶,它只是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信念。
4、 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以下两个场景。
1) 共工与颛顼为帝之后,大怒,心中十分不甘,请描述共工发怒的
情状。(提示从心理、语言、动作、神态)
2) 共工撞倒不周之后,天地出现怎样的情景呢?(指导:抓住语言
点、联想、想象,融入自己新的想法)
(教学预设)
1) 共工心想:周为帝后之子,凭我的本能足以治好天下,为什么一
个奸诈的颛顼能夺取天下,他越想越气,脸气得煞白,青筋暴出,他
巨嚎一声奋力一击,重重撞在不周山上。
2) 天动地摇,支撑天穹的擎天柱折断了,维系大地四角的巨绳断裂。
五、背诵课文。
六、课堂小结:
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在自然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结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2、完成课后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