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狐假虎威》教案(何小苏)

(2013-06-05 05:32:10)
分类: 课堂呈现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成语,板书狐假虎威,读,谁能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2.同学们,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2200多年前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中的故事。说的是当时的楚国很强大,但是楚宣王担心北方各诸侯国害怕大将昭奚恤,而不怕他。有个大臣给宣王讲了个故事,然后告诉他北方的诸侯国怕昭将军是因为大王把军队都交给他掌管,所以,诸侯国真正怕的是大王啊。大臣讲的就是狐假虎威这个寓言,(出示古文)你们边看边听老师讲。

3.这篇古文和我们学的课文狐假虎威有什么不同啊?简短)

4.那仲老师以前是怎样教大家学懂古文的呢?(生交流)

一、古今文对照,理解古文的意思。

二、参照古文后的注释理解意思。

三、多读几遍,猜猜古文的意思。

四、查字典,理解意思。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 大家说的真好,今天我们也用这些方法来学懂狐假虎威这篇小古文。

首先请你借助拼音把课文试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虎求百兽而之,得狐。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百兽,今子我,是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己而走也,以为狐也。 

3.大家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还把句子读通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啊,请你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至少读3遍,然后用学习古文的方法自学文章,看看你能读懂多少。(出示学习方法)

三.精读文章

(一)第一句话

1.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啊?你能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吗?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古文中只用了简短的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你能找到吗?

3.所以,求的意思是“寻找,寻求”,得的意思是“逮到,得到”。

4.让我们再次读好它。

(二)狐狸说的话

1.狡猾的狐狸甘心被老虎抓住吗?(不甘心)

所以,它开始蒙老虎,对老虎说——(出示狐狸的话)

2.指名读。


3. 子无敢食我也!

1)狐狸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5)这儿,

秦老师要问问大家,子是什么意思啊?(你)

     回忆一下你们学过的古文,还有哪个字也是表示你呢?(汝)

板书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你这样可骗不了老虎啊?要扯着嗓子喊呢!

3)“也”在古文中是语气助词,读的时候要拖长声调,提高嗓门。谁再来扯着嗓子,拖长声调试试?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指名2个学生读,可以加上动作)

4)全班加上动作读。

4.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狐狸继续骗老虎,它又说——(生说)

     出示句子

2)是什么意思呢?

3)你能用以前学的课文中的话解释这个句子,真好。老师再考考你,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使:派。   长:掌管。    逆:违背。)

4)是啊,狐狸还是虚张声势,把掌管天下万物的老天爷抬出来了,谁来骗住老虎?我们要读出它的装腔作势来。

4)指名读。男女生读。

5.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1)虎闻之,信吗?(半信半疑)我们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来(子以我为不信:你不相信我)狐见虎半信半疑,又曰(出示句子: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谁能说说它的意思。说出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的意思。

3)谁来读?随机指导反问句的读法,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要求读出情感来。

6.全班读好狐狸的话,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三)虎与百兽的反应

1.大家读的真投入,以前我们根据现代文演了这个故事,今天,你能否挑战一下,根据古文演一演呢?你们听老师讲古文旁白,狐狸也要用古文说话。(两人分别演狐狸、老虎,其他同学演百兽。)一定要听清楚了。

2.(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狐先行,虎随其后。兽见之皆走。)教师语速要慢。

2.学生表演


3.哇,百兽都逃跑了,(出示句子:兽见之皆走),这里的走什么意思?(跑) 

(四)揭示原因


1.百兽们,你们怕狐狸吗?(不拍)你们怕的实际上是——老虎啊。但是老虎不知道啊。(出示:虎不知|己而走也,以为狐也。 )

2.

3.意思是?畏的意思是(害怕)

4.兽见狐皆走,实畏虎也(板书)。

实狐假虎威也。

(五)齐读全文,背诵全文。

1.狐狸就是这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让我们带着对古文的理解,齐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

3.这篇有趣的有趣的古文大家喜欢嘛?能把它背出来吗?

4.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大家背得真棒,俨然是古代的小学童。现在,老师也请大家当一回小文人,把百兽一见到狐狸就跑的真实原因用古文告诉老虎。

  大家注意了,要用古文呐,比如你,就应该说子或者汝。

(虎,子受欺也,兽见狐皆走,实畏子也。)

五、布置作业

把这篇古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