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小小古文
解小小古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9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低段情趣小古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评审书

(2013-06-04 06:19:25)
分类: 计划总结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如何使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言文精华不被悠久的历史长河淹没?如何让生动有趣的小古文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鲜活起来?如何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我们认识到:

1、白话文以文言文为语言根基:文言文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宝库,更是语言的宝库。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它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

2、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向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理解古诗文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文言文一无所知。教师虽深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是,在小学里几乎不接触文言,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在小学是一片空白。可到了中学,文言文却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逢考必有文言,在没有语感的情况下,学生骤然接触这么多的文言,难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老师只能用教外语的方式翻译词语、讲解语法……这样一来,很多学生都将文言文视为难啃的鸡肋,把传统文化抛诸脑后。为了初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有个台阶,有个预备,事实上,小学也可以学点浅显有趣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

二、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今天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我们认为,这是由教育的育人本质决定的。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我们认为,学好文言文对形成小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1. 拯救国宝,培养小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意识;2. 夯实文言根基,培养汉语言文字素养;3. 增强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4.启迪智慧,提升听说读写语文基础学力;5.开发精神宝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汲取精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7.陶冶性情,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8.探究方法,巧手翻新,化为终身受益的语文财富。

三、研究目标

1.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2.构建立体化、多层面、高效益的学习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3.构建小古文积累运用的平台。

4有效展示小古文的魅力,彰显小古文学习的意义。

5.丰富教师的古诗文积淀,丰富教师的学科底蕴和人文涵养。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情趣小古文:就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

2.有效性策略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如何借助多元链接,构建拓展学生小古文学习空间,确保学生小古文学习时间,相应增加学生小古文学习数量,探究提高学生小古文学习效益的小古文的教学策略,并构建相应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再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验证与完善。

五、情趣小古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一堂课,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为15-2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环节。针对这一特点,低年级的小古文教学要有情趣。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保护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教学目标降低,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尽量简单易行。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3.“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4.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如“读写促进式”等。

六、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情趣小古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古文教材要有趣味化。从内容到形式能够吸引小孩子,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小古文,形成趣味小古文教材。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依托《小古文教材100课》,精选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趣味小古文:这是一本《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编写的小古文教材,在小古文教学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在江浙一带很多学校运用,反响非常好。所以,本课题将重点开展《小古文教材100课》教学实践,精心选择材料,力争内容趣味化。比如:《放风筝》、《乡村》、《芦花》||《猫二则》等,短小有趣,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

2.结合苏教版《语文》,链接趣味小古文。

(1)内容链接:苏教版中的很多课文都有文言背景,尤其是历史类文章,如《怀素写字》《破瓮救友》等,现代白话文都有相应的文言文,文白对照,相映生辉。

(2)主题链接:苏教版课文编排是单元主题式,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依据主题拓展趣味小古文,实现主题链接。如苏教版二上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秋天”,那么就可以链接一篇相关的古文,如《菊》,二上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就可结合小古文《荷》来上。

(3)除了内容链接、主题链接之外,还可以是形式链接等,只要符合趣味小古文的研究,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

3.结合成语,拓展情趣小古文:绝大部分成语都有文言背景。在指导学生积累成语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成语之“源”,来学习文言文。例如,“狐假虎威” 选自《战国策·楚策》,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文言文版的《狐假虎威》,既增长了历史人文知识,又积累了文言文知识,可谓一举多得。除此之外,成语故事还有“滥竽充数”“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等。

4.结合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教学趣味小古文。

苏教版《语文》虽然没有安排小古文,但是其他版本《语文》教材并不是没有。如人教版《语文》中安排了《曹冲称象》一文,教师可结合着进行小古文《称象》的教学,这些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应该成为我们低年级情趣小古文教学范畴。

(二)情趣小古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古文教学要有趣味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保护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教学目标降低,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尽量简单易行。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文言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在读的同时,还可变换诵读的形式,如打着拍子读、以快板书的方式来读、模仿机器人声音的读法来读、编上曲调唱一唱、以古人吟诵的方式来读等等,力求读出花样,读出乐趣来。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演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猫斗”就可以进行读一读、演一演。

3.“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每一篇文言文,如果从不同角度去鉴赏,都能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字词到句篇,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段……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题资源。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你的身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于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白话文“说”在文言中有几种说法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进行研究。

4.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如“读写促进式”等。(1)如小古文《放风筝》可鼓励低年级孩子仿写,出示“               ,汝前行,吾后行。”学生会根据生活和学习经验,讲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2)白话巧变文言。《孔融让梨》中可让学生猜一猜孔融对父亲说的话,并引导学生把白话文改成文言文,让学生体验穿越的乐趣。

(三)情趣小古文学习积累运用的研究

孩子们通过情趣小古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文学习的浓厚氛围,利用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情趣小古文赏析活动”:即要求学生每两周赏析积累1篇小古文。

(2)出版“情趣小古文”专版黑板报。(3)建立“情趣小古文”专题网站或者博客。(4)排演“情趣小古文”课本剧。(5)编创“情趣小古文”片段。

(6)制作“情趣小古文”专题手抄报、小古文图画集、小古文绘本等。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3——2013.7)准备阶段:

1、分析本校实际,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课题研究组织,制定课题方案和第一阶段活动计划。

2、课题组成员学习小古文教材,深入领会思想。

3、启动研究课题,订阅相关资料,收集材料。

4、加强宣传,营造学习小古文的浓郁氛围

(1)学校宣传,营造学小古文的氛围

学校利用网站宣传诵读小古文的意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小古文赏读。

(2)班上我们利用图画、手抄报、教室布置等为学生营造学习小古文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2013.9——2014.12)实施阶段:

以低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A、建立完善健全的活动机制。

(1)  营造“晨读”风景线

(2)  每两周每班设立1节小古文赏析课。

(3)  各年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机组合,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古诗文量的积累。

①每两周一文,开拓学生眼界

在我们教室的黑板前老师设计了一个版块“小古文专栏”,每两周抄一篇小古文在黑板上,上课前引导学生读两分钟。将小古文融入日常教学,课题组老师每两周引领孩子赏析一篇小古文。

②制作小古文卡片,寓学于乐

根据年级特点,老师们设计了“小古文诵读记载卡片”,上面记录好所有要求学会的小古文,每人一卡,让他们自由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在同学间互相抽查,凡背会一篇,就在卡上敲上一枚印章,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评比,给学生冠以“记忆小达人”、“谦谦君子”等桂冠。

③定期开展比赛,激发兴趣

我们定期开展“小古文擂台赛”“漫游小古文王国”等活动,活动内容如诵读比赛(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小古文名句填空比赛;看画面猜诗;分类、分作者积累小古文比赛等。比赛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并巩固学习了古诗文知识。

④开展“经典诵读交流会”。比如结合家长会等。

⑤及时反馈,鼓励孩子制作相关的作品,如给小古文配画、创编小古文绘本、制作小古文专题的手抄报、黑板报、排演“情趣小古文”课本剧等。

B、探索小古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小古文

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通过研读有关文章,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导入理论学习研究,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②分析小古文教学案例,获得有效方法。

观摩借鉴校内外优秀小古文案例,对不同类型的各种小古文教学方法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本校学生心理特点和语文教学内容,合理选用行之有效的小古文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③进行有效的课堂案例的探究,优化课堂教学。

C、进行实验学校之间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要点,提出策略,形成中期报告,举行中期汇报。

D、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15.1——2015.6)总结、提炼成果阶段: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成果。

(1)新的评价策略是否有效,要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记录、成绩分析来体现。

(2)汇报课展示。

3、召开结题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4、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选编、专题论文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