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法测定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原理
(2014-06-22 16:02:51)
标签: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粘度pam |
分类: 聚丙烯酰胺 |
1、名词简介
1)相对粘度ηr
式中为溶液的粘度,为纯溶剂的粘度,因此表示溶液的粘度相当于纯溶剂的粘度的倍数
2)增比粘度ηsp
ηsp=(η-ηo)/ηo=ηr-1
表示溶液的粘度比纯溶剂粘度增加的倍数。
3)比浓度粘度ηsp/C
4)比浓对数粘度 lnηr/C
5)特性粘数[η]
4) [η]的单位是[毫升/克],表示单位重量高分子在溶液中所占的流体力学体积的相对大小。
2.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浓度依靠性
(6)然后依照式(5)用ηsp/C对C或lnηr/C对C作图,并直线外推至C->0即可求得[η](图7),
3.特性粘数-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关系
(8)上式称为马克-霍温克(Mark-Houwink)方程。α一般为0.5—1,在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α为常值。支化比相同聚合度的线形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尺寸要小些,所以α值也小。对于良溶剂中的线形柔性链高分子,α接近于0.8,溶剂分子与高分子链段的相互作用使线团扩张。当溶剂能力减弱时,α值降低。在Θ溶剂中α=1/2,此时高分子线团符合高斯线团模型。
4.[&
eta;]-M方程中参数K和α的订定
(9)在订定[η]-M方程时,级分分子量多分散性对K值影响较大,但对α无影响。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级分的分子量,多分散性对K值的影响也不一样,用Mn时,多分散性使K值增大;用Mw时,多分散性使K值减小,但前者影响比后者明显得多。
5.弗洛利(Flory)特性粘数理论
[η]=Φ(h2)2/3/M
这里Φ为与高分子、溶剂和温度无关的普适常数
(Φ=2.0 • 1021-2.8 • 1021)
(11)
h2为高分子的均方末端距。若以h2=h2X2代进,式(10)可写为:
[η]=(Φ(h2)2/3/M )*X3 (12)
X为一维扩张因子。
[η]Θ=Φ(h2)2/3/M (13)
由于h2=M
所以
[η]Θ=KM1/2(14)
在高分子-良溶剂体系中,X>1。根据弗洛利一维均匀扩张理论,可推得:
X5-X3=2M(1-Θ/T)M1/2(15)
M,ψ1均为常数。对于指定的高分子-溶剂体系,在一定温度时,2M(1-Θ/T)为定值,即
X5-X3M1/2(16)
当X>>1时,X5M1/2,X3M0.1
所以
此外,从特性粘数的测定可以计算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张因子。
6.用粘度法测定分子量的统计均匀意义:
由式(8)
则
(ηsp)c->0=K∑(i)CiMia=KC∑(i)(Ci/C)Mia=KC∑(i)WiMia=kcMηa
本文来自:http://www.xy-pam.com/xwzx/74.html
(选自高分子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