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9-09-26 11:23:49)
标签:
2019 |
分类: 中考真题 |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难度为易。
“载”是易考多音字,有两个读音。“zi”代表“年”,如三年五载:代表“记载;刊登”,如刊载。“zài”指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如:卸载。由此可知,第一空读音为载zài。第二空读音为zi。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难度为易。
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词语辨析。勾通:暗中串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符合语境。故选“D”。
2.【答案】唐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难度为易。
从题干中可知,考查的是杜甫的朝代,只要认真审题,本题就可以答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难度为中。
考查冒号、句号和分号的用法,结合语境进行辨析。结合甲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主语不同,故选句号。结合乙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最后一句为总结句,与上文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选用句号。因此本题选A.
4.【答案】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鉴。
【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理解,难度为中。
从所给文字材料中,可知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从宣传海报中,可知“殊方”是“他乡,异域”之意。结合上述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5.
6.
(一)7.【答案】仁在其中矣
【解析】题考查《论语》上下句默写,难度易。考生根据上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可定位到正确答案。考生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8.【答案】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义一村
【解析】本题考查《游山西村》上下句默写,难度易。考生根据“莫笑农家腊酒浑”和“山重水复疑无路”即可定位到正确答案。注意“豚”字不要写错。
9.【答案】孤山寺北贾亭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占诗词积累,难度中。要求学生大量积累课内课外占诗词,如:“去年天气旧亭台”或“此地空余黄鹤楼”等均可。背诵过程中要理解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二)
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
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
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三)
12.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难度易。
A.举:被任用/提出/向上抬/行动;
C.虑:思虑/忧虑/思考/思虑
13.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与理解,难度中。
【甲】中理解错误,理解中的内容相当于把“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翻译了一遍,其中“行拂乱其所为”,翻译错误,不是有做不完的事,而是扰乱他的行为,使他的行为不顺。故选【乙】。
14.
赵国没有积累什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
(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解析】不随考查文言文翻译理解,难度适中。结合题干,子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中的体现,大致理解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材料一中的“忧”“”空,料二中的“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陨”即可。
三、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点,相比往年名著阅读题,今年中考题口变化不大,学作答范围依然十上分广泛。学生只需在九部名著中选定一部名著,细致陈述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说出引发自己阅读兴趣的原因(好奇心、求知欲、成长、写作、培养品质)即可。总之,今年名著阅读题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句衔接连贯的表达能;难度较易。
根据图1体现了1978年到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在逐年减少,结合语境,
需要与下文“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连贯,进行概括总结。
17.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难度较易。处辨析“整合”和“集合”。“整合”的意
思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集合”的意思为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根据
18.【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难度适中。材料一中“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1986年起的开放式扶贫及制定实施相关政策,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体现政府逐步推进扶贫政策。材料二的“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体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材料三中“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体现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
(二)
19.
“三个层次”和“农耕图”等关键词,回到原文中对文章进行拆分,按照“三个层次”对“农耕图”定位,并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具体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每空限10个字,考生概括时不要超过字数。
20.
需要先从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任选其:进行作答,答题时注意对比两处划线句的相同点。
2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难度易。考生需要先根据题干提示,在原文第段中找到指“心中理想家园”的“诺玛阿美”,接下来在第段后半部分及第段中继续中圈画出第二次、第三次“诺玛阿美”,并联系文章前后文,理解即可。
(三)
【解析】此题考查的语句补写,实则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需要补写的句子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此位置为总起句,起概括作用。横线前一句提到因为英雄具有品质与价值,结合文章结尾提到的对于英雄的尊崇与把学习英雄作为时代追求,因此补写句子的思路与文段前后一致,填写总结语句即可。
23.
容,结合选项中的表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文章论点或论证过程不符即可排除错误选项。
24.【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古诗知识点相结合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自身理解迁
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