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生平考
标签:
教育历史收藏图片杂谈 |
分类: 书法字画 |
吕纪入宫供奉的时间应在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在位),而名气极盛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在位)。比吕纪略晚的杭淮在其《双溪集》中有诗云:“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金盘赐予出金银,落笔天颜生顾盼”;吕纪入宫之初的成化年间,林良的绘画正风靡宫廷,而林良的作品都以水墨淋漓为特色,所以吕纪虽然最初所学为工笔重彩画法,入宫后早期的作品却风格极近林良,是以水墨淡彩画居多。
“成化间,亦尝至京,不售。”[4]也就是说,成化年间,他曾一度到北京求发展,但没有实现愿望。近有学人据杭淮题诗“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5],猜测吕纪成化十五年(1479)左右入宫廷[6],是没有依据的。所谓指挥,是指锦衣卫指挥,那是孝宗朝事。显然,诗中所谓“宪宗朝”,应是孝宗朝。
据记载,“纪为人谨礼法,敦信义,缙绅多重之”[12]。看得出来,吕纪是非常注意为人处事的。
吕纪作品多存于皇宫,故存世作品极丰,有七十余幅,为目录著录者更多。传世的工笔重彩作品主要有《桂菊山禽图》、《溪凫图》、《花鸟图》、《狮头鹅图》、《鹰雀图》、《雪景翎花图》、《竹禽双雉图》、《雪岸双鸿图》等。今人汇编为《吕纪花鸟画特展》(谭怡令编,故宫博物院出版社,1984年)、《林良吕纪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18]、《吕纪花鸟画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9]。
吕纪善翎毛,当时就有“艺冠一世”之称。“国朝画禽谁最精,四明吕纪推独歩。”[20]“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眦分毫毛。”[21]据王世贞讲,吕纪作品,“当时极贵重之,今以时趣渐减矣。其乡人传摹屏障以鬻,愈可厌”[22]。宁波人将吕纪作品摹写入屏障,作为商品销售,于此可见其社会影响。吕纪画为明清时人所高评,如乾隆帝题吕纪《春喜图》诗曰:“花如吐馥鸟如生,鸟頋花芳互有情;最是春光含喜意,不须着相(去声)鹊呼晴。”注曰:“凡涉送喜祝喜之类,多有画喜鹊者,失之拘泥矣。此独画麻雀锦鸡,具见寓意出俗,而设色亦精工,故是佳品。”[23]
吕纪作画,多为皇家所作,故多简单地题个“四明吕纪”之类名。偶尔也会在图上题个诗,传世不多。清人高士奇曾录得吕纪《松鹤图》题诗一首:“不向云霄汗漫游,昂然独立倚髙秋;一声唤起天边月,便觉清光遍九州。”[24]
吕纪初学边景昭,后临仿唐宋名画。在画风上,他继承了两宋工整精丽院体风格,创作以工笔重彩为主。又受林良影响,善画水墨兼工带写的花鸟,画画丰富而有魄力,把马远、夏圭在山水画中苍劲有力的画风及墨色变化运用到花鸟画中,工整中含有写意,进一步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尤擅画凤凰、仙鹤、孔雀、鸳鸯等花鸟画,生动明丽,工笔与写意俱佳。所作工笔花鸟灿烂夺日,代表了院体花鸟风格。
一般说来,院体派作品以兼工带写见长,设色富丽,题材吉祥,如象征长寿之松、鹤,象征兴旺之兰、竹,象征富贵之锦鸡,象征幸福之喜鹊等,一派升平气象。
此《桂菊山禽图》绘桂树、湖石后面菊花盛开,地上、树上散落三三两两的山禽,工整浓丽,略变南宋院体。此图笔法工细,敷色鲜艳,珍禽、名花相配,具有浓郁富丽气息,为其工笔花鸟画的代表作。
《梅茶雉雀图》:着色雪景,寒意茫茫。坡石上,白梅老斡欹曲,双雉楼息斡上,一正一反,侧首相互呼应,形态生动,树根处,隐露兰竹业草,梅枝虬曲凌空,花杂疏密散聚,气势飞动,更增寒意。数雀聚楼梅枝,山茶红映其间,正如《无声诗史》所评“设色鲜丽,生气奕奕”。远处岗阜覆雪,间水曲流,冷壑荒寂。
吕纪除了花鸟、山水画外,在人物画上有一定造诣,流传至今有《南极老人图》(藏故宫博物院)《十同年图》(藏故宫博物院)及与吕文英合作的《竹园寿集图》(藏故宫博物院)[25]。
吕纪所画花鸟“设色鲜丽,生意蔼然,为画流所宗”[26]。传其派者,有侄吕高、吕棠、吕远七,外甥叶双石,弟子肖增、刘俊、胡镇等。受其影响或私淑者更多[27]。
吕纪在中国绘画史有不可轻视的地位,可以说是“小大师”。纵观中国花鸟画发展至明朝,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在融合、吸收唐、五代、宋、元成就的基础上,呈现多元的风格取向。吕纪正是一位代表明代院体花鸟画风格的开派性人物[28]。
[17]大陆有关吕纪介绍,均作吕纪生于1477年,即成化十三年,可以肯定是错的。台湾称吕纪活动于1429-1505年间,单国强《林良、吕纪生平考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1期)定在约1439-1505年间,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作者:钱茂伟
http://s4/mw690/003OCM4yzy7eSkrfBqH43&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