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纪生平考

(2017-10-09 14:32:26)
标签:

教育

历史

收藏

图片

杂谈

分类: 书法字画

 吕纪为明朝的宫廷画家,“字廷振,四明人(今浙江宁波)”(明·李开先《闲居集》序),“号乐愚”(《宁波府志》),生卒年不详。吕纪“初学边景昭花鸟,袁忠彻见之,谓出景昭上,馆于家,使临唐宋以来名画,遂入妙品,独步当代”(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后“以荐入供事仁智殿,至锦衣指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吕纪入宫供奉的时间应在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在位),而名气极盛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在位)。比吕纪略晚的杭淮在其《双溪集》中有诗云:“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金盘赐予出金银,落笔天颜生顾盼”;吕纪入宫之初的成化年间,林良的绘画正风靡宫廷,而林良的作品都以水墨淋漓为特色,所以吕纪虽然最初所学为工笔重彩画法,入宫后早期的作品却风格极近林良,是以水墨淡彩画居多。

    吕纪,字廷振,号乐愚,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有关吕纪生平,今人引用最多的是同治《鄞县志·吕纪传》。近检得明人多种资料,使我们对吕纪了解更多一些。同时代宁波人李堂称吕纪“风神清雅,留心藻绘,或缀以诗。专攻翎毛,亦间作山水、人物。厉志唐宋以来名笔,兼集众长”[1]。稍后的凌迪知讲得更为详尽,称“风神秀雅,精于绘事,时缀小诗其上。初学边景昭花鸟,袁忠彻见之,谓出景昭上。馆于家,使临唐宋名画,遂入妙品,独步当时。尝画雌鸡壁间,而生雄谷谷绕其侧弗去,殆古点睛敲板之流”[2]。据此,吕纪家庭出身不会高。此人比较有个性,没有走主流的科举之路,而是走了边缘化的职业画家之路。他是从模仿当时宫廷派名家边景昭画开始的,也就是说是自学成才的。由于模仿水平高,得到宁波名人袁忠彻的高度评价。袁氏将吕纪聘到家里,让他进一步临唐宋以来名家画,水平大有进步。

    吕纪是一位相当聪明、有志向的画家,尤其重视向外求发展,“初寓维扬,所作尤精致”[3]。也就是说,他从宁波走到到了南北交通交通枢纽城市扬州一带游学,绘画水平达到炉火纯青水平。

“成化间,亦尝至京,不售。”[4]也就是说,成化年间,他曾一度到北京求发展,但没有实现愿望。近有学人据杭淮题诗“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5],猜测吕纪成化十五年(1479)左右入宫廷[6],是没有依据的。所谓指挥,是指锦衣卫指挥,那是孝宗朝事。显然,诗中所谓“宪宗朝”,应是孝宗朝。

    李堂称“弘治,应例入御用监”。徐沁也含糊地称“弘治间,与林良被征,同官锦衣”[7]。只有同治《鄞县志》明确题“弘治初,征至京,待诏武英殿,应例入御用监”。也就是说,吕纪是弘治元年(1488)入宫廷的。吕纪《松鹤图》是弘治己酉(二年)仲冬九日为金陵故人 傅克敬先生而作的[8],于此也可证弘治元年入宫廷。仁智殿、武英殿为全国优秀画工集中之处,互相砌磋机会多,优越的文化条件,使吕纪绘画“益造诣出群,凡草木花鸟,生意流动,泉石坡景,点染烟润,有造化生意之妙”[9]。同治《鄞县志》更为详尽,称“益造精诣,兼集众长,尤工翎毛,如凤鹤孔雀翠鸳鸯之类,俱有法度,生气奕奕。间作山水,设色久而不变”[10]

    当时,孝皇帝“留神缣素,以游艺适情,宠赍优渥,传升至锦衣卫指挥”。《孝宗实录》弘治十二年十月有“百户吕纪等三人副千户”记录。成化、弘治、正德朝,皇帝往往用非制度化的“传升”办法,来解决无学历者的升迁问题。吕纪正是靠传升得从百户升到指挥[11]

据记载,“纪为人谨礼法,敦信义,缙绅多重之”[12]。看得出来,吕纪是非常注意为人处事的。

    吕纪虽是画家,但仍关心社会问题。他在画院“应诏承制,多立意进规。虽涉杜撰,而所存有在”。孝皇尝称赞到:“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13] 这是孝宗在太子面前说的一番语。据康熙《鄞县志》,全文如下:“吕纪之画,妙夺画机。如《英明听断》、《万年清洁》等图,极关治体,足为传世之宝。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 [14]如山东省博物馆的《三思图》,画三只相思鸟,以表示凡事三思而行。

    吕纪“卧病”时,孝宗“存问络绎”。吕纪“自知负荷不胜,必不可起”,果卒。“无子,人尤惜之”[15]。李梦阳称“吕纪白首金炉边,日暮还家无酒钱;从来上智不贵物,滛巧岂敢陈王前。”[16]结合这两段材料,可知吕纪终身未婚,过着独身生活。尽管受到孝宗的器重,但生活上并不追求豪华。可以说,他为心爱的绘画事业,贡献了一切。

    吕纪生卒年不详,现存吕纪最晚作品《十同年图》成于弘治十六年(1503)三月,则吕纪应卒于弘治十六年至十八年(15031505)之间。如此,吕纪生活年代当在宣德至弘治年(14261505)间[17]

吕纪作品多存于皇宫,故存世作品极丰,有七十余幅,为目录著录者更多。传世的工笔重彩作品主要有《桂菊山禽图》、《溪凫图》、《花鸟图》、《狮头鹅图》、《鹰雀图》、《雪景翎花图》、《竹禽双雉图》、《雪岸双鸿图》等。今人汇编为《吕纪花鸟画特展》(谭怡令编,故宫博物院出版社,1984年)、《林良吕纪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18]、《吕纪花鸟画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9]

吕纪善翎毛,当时就有“艺冠一世”之称。“国朝画禽谁最精,四明吕纪推独歩。”[20]“百余年来画禽鸟,后有吕纪前边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笔决眦分毫毛。”[21]据王世贞讲,吕纪作品,“当时极贵重之,今以时趣渐减矣。其乡人传摹屏障以鬻,愈可厌”[22]。宁波人将吕纪作品摹写入屏障,作为商品销售,于此可见其社会影响。吕纪画为明清时人所高评,如乾隆帝题吕纪《春喜图》诗曰:“花如吐馥鸟如生,鸟頋花芳互有情;最是春光含喜意,不须着相(去声)鹊呼晴。”注曰:“凡涉送喜祝喜之类,多有画喜鹊者,失之拘泥矣。此独画麻雀锦鸡,具见寓意出俗,而设色亦精工,故是佳品。”[23]

吕纪作画,多为皇家所作,故多简单地题个“四明吕纪”之类名。偶尔也会在图上题个诗,传世不多。清人高士奇曾录得吕纪《松鹤图》题诗一首:“不向云霄汗漫游,昂然独立倚髙秋;一声唤起天边月,便觉清光遍九州。”[24]

吕纪初学边景昭,后临仿唐宋名画。在画风上,他继承了两宋工整精丽院体风格,创作以工笔重彩为主。又受林良影响,善画水墨兼工带写的花鸟,画画丰富而有魄力,把马远、夏圭在山水画中苍劲有力的画风及墨色变化运用到花鸟画中,工整中含有写意,进一步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尤擅画凤凰、仙鹤、孔雀、鸳鸯等花鸟画,生动明丽,工笔与写意俱佳。所作工笔花鸟灿烂夺日,代表了院体花鸟风格。

一般说来,院体派作品以兼工带写见长,设色富丽,题材吉祥,如象征长寿之松、鹤,象征兴旺之兰、竹,象征富贵之锦鸡,象征幸福之喜鹊等,一派升平气象。

此《桂菊山禽图》绘桂树、湖石后面菊花盛开,地上、树上散落三三两两的山禽,工整浓丽,略变南宋院体。此图笔法工细,敷色鲜艳,珍禽、名花相配,具有浓郁富丽气息,为其工笔花鸟画的代表作。

《梅茶雉雀图》:着色雪景,寒意茫茫。坡石上,白梅老斡欹曲,双雉楼息斡上,一正一反,侧首相互呼应,形态生动,树根处,隐露兰竹业草,梅枝虬曲凌空,花杂疏密散聚,气势飞动,更增寒意。数雀聚楼梅枝,山茶红映其间,正如《无声诗史》所评“设色鲜丽,生气奕奕”。远处岗阜覆雪,间水曲流,冷壑荒寂。

吕纪除了花鸟、山水画外,在人物画上有一定造诣,流传至今有《南极老人图》(藏故宫博物院)《十同年图》(藏故宫博物院)及与吕文英合作的《竹园寿集图》(藏故宫博物院)[25]

吕纪所画花鸟“设色鲜丽,生意蔼然,为画流所宗”[26]。传其派者,有侄吕高、吕棠、吕远七,外甥叶双石,弟子肖增、刘俊、胡镇等。受其影响或私淑者更多[27]

吕纪在中国绘画史有不可轻视的地位,可以说是“小大师”。纵观中国花鸟画发展至明朝,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在融合、吸收唐、五代、宋、元成就的基础上,呈现多元的风格取向。吕纪正是一位代表明代院体花鸟画风格的开派性人物[28]

[17]大陆有关吕纪介绍,均作吕纪生于1477年,即成化十三年,可以肯定是错的。台湾称吕纪活动于14291505年间,单国强《林良、吕纪生平考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1期)定在约14391505年间,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作者:钱茂伟

   吕纪纪年款画,罕见!所以,大陆、台湾对吕纪生年说法不一。 根据我收藏的吕纪画,一个壬子年,1432年和1492年,取1492年;丙子年,1456年和1516年。吕纪卒年无异议,显然是1456年。按台湾的1429年生可信度高。28岁作此画能信。按单国强《林良、吕纪生平考略》1439年,18岁作此画也说的过去。推翻大陆1477年生是肯定的




http://s4/mw690/003OCM4yzy7eSkrfBqH43&690



http://s1/mw690/003OCM4yzy7eSbDPT68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