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学唱秦腔

(2015-11-05 10:25:38)
标签:

娱乐

分类: 秦腔板路

怎样学唱秦腔

任剑锋 

怎样学唱秦腔?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有的人跟着伴奏唱的非常专业,有的无伴奏清唱,不论唱的好与不好,能够声情并茂学唱秦腔,特别是年轻人学唱秦腔,的确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戏迷朋友们学唱秦腔,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嗓音很好但唱的不和弦、不跟板;二是有的气息调整不好,不知在哪换气,唱得很挣人;三是有的唱腔很到位,就是低八度;四是有的分腔不合适,拖腔不到位,一句好一句差不稳定。本人是一个秦腔戏迷,同样能唱会听,想对学唱秦腔的朋友谈几点个人见解,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学唱秦腔,首先要对秦腔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秦腔堪称戏曲鼻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舞台综合艺术,唱功是戏曲十大功夫(唱念做打武,手眼身法步)之首。秦腔的唱就是一种独特的声乐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音域宽广,调式独特,其音乐自成体系。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就形成了秦腔特有的高亢、激昂、宽厚、洪亮、悲怆、愤慨、欢快、颂扬、缠绵、婉约等情感极为丰富的戏曲唱腔。所以学唱秦腔,就要首先学习和掌握秦腔的声乐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学好。

   学唱秦腔,就要多听多看。愿意学唱秦腔的戏迷朋友,肯定是爱上了秦腔,没有机会看舞台表演的,可以在网上和电视上多看,也可以多看光盘。我认为要学唱秦腔,首先是以听为主,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秦腔名家的优秀唱段音频下载到手机或MP5播放机里面,不受时空限制,反复听它个百八十遍,直到把唱词都能背下来,声调都能哼出来,从听的过程中能够熟悉六大板式及其转换规律,能听出不同板式的板头过门、唱句之间的板式转换,为学唱打好基础。如常见的唱段《夜逃》、《周仁悔路》、《二堂舍子》、《庵堂认母》、花亭相会》、《探窑》、《辕门斩子》、《三堂会审》、《苏武牧羊》、《刘备祭灵》等,学一段巩固一段,循序渐进。

   学唱秦腔,就要坚持“七先七后”。一要先哼后唱,就是先跟音频小声的哼唱,从中撑握曲调的变化规律,并牢记于心。二要先熟后生,就是先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唱的、有兴趣的男(女)声唱段,认真的学唱,反复的学唱,通过这几段达到把声能唱上去,板路能跟上,声腔能和弦,而且能把前、中、后的过门及婉转拖腔全部熟练自如的掌握,能举一反三,越唱越好。三要先短后长,就是先学耳熟能详、大家经常唱的短唱段,四五句、七八句的,二六齐板。例如《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华亭相会》“听罢言来我问罢讯……”;《二堂舍子》“刘彥昌他哭得两泪汪……”;《夜逃》“见嫂嫂她直哭得……”。四要先简后繁,就是先学唱板式单一的唱段,后再学板式多变的唱段。五要先板后散,就是先唱有板有眼,节奏明确的唱段,如二六板的欢、苦音慢板,慢双锤等,再学唱散板。一段戏有的戏迷朋友前半段唱的很好,但最后以溜板结束时就没有唱好;还有像垫板及代板的第一句,这些都是散板,自由度大,不好掌握,要多听多唱多练。六要先清唱后跟弦,一方面跟MP5音乐伴奏,一方面是跟器乐伴奏,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跟前者可唱上去,可是一跟板胡就唱不上去了,也就是不和弦。秦腔一般是F调,不费一点劲是唱不上去的,要有个练唱的过程,要坚持多练多唱。七要先少后多,要少而精,有的戏迷朋友认准了三五段反复练唱,越唱越好,什么时候都能拿得出去;有的那一段都想学、都想唱,每次都想学唱新段子,结果没有一段能唱好,学的唱段很多,但唱的都不精,需要唱的时侯一段也拿不出去。先学精三五段,唱好了再向多段发展,才是正路。(任剑锋201310修改)

怎样学唱秦腔

秦腔唱腔太难学;唱了好久,下了不少功夫,但老是找不到感觉,总觉得自己唱的不好听” 这是很多初学秦腔的爱好者多有过的感受。这很正常,如果学唱一板秦腔唱段像学唱一首流行歌那么容易,又怎么能体现出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呢?秦腔唱腔的确不好掌握,所以,既然爱上了这门艺术,又想唱好几段秦腔唱段,就得有吃苦、受烦的思想准备。在此,我把一些初学者在学唱秦腔唱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再结合自己的心得,设计一套学习步骤推荐给各位初学者。
    一,学唱步骤:选,听,唱,比
    1,选择唱段
    由于人的性格喜好和审美情趣等的不同,各人都有自己偏爱的秦腔唱段。但为了将来能把戏唱好,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唱段。有的人音域宽,能高能低,当然选择面就大一些,最好具体地再选择一下最适合自己嗓子音质的行当;有的人音域窄,嗓子高度不够,就选择调低一点的唱腔。或者试试适合自己用低八度演唱的唱段。还有就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选择欢音唱段或者苦音唱段。
    2,聆听模仿
    选择好唱段,准备好原唱,接着要做的就是不厌其烦地聆听和模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做好笔记:(1),换气标记。听原唱的换气点,一次换气后完成的唱腔长短不一,吸气量的大小也就不同;过门和唱腔断点的长短不一,换气过程的快慢也不同,有的地方唱腔行腔虽然断开了,但却没有换气。这都需要通过聆听判断,做好标记。(2),强弱标记。演员在唱戏时吐字和行腔中的强弱变化对表达唱腔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好详细的标记。(3),拖腔标记。拖腔就是唱词后面的拖音,这是初学者比较头痛的事,咱们常常发现一些不同的演员唱某一句戏时候的唱法和拖音也不尽相同,似乎觉得秦腔唱腔的拖音好象没什么固定的方式。其实是有规律的,这在专业学校都有系统的方法。咱们需要注意的是,拖腔是由腔前最后一个字往下发展的,一般开始拖腔都是沿用最后一个字的口型,拖腔进行中的字往往没有什么意义,具体发音也比较含糊,字音很多如:a  ang  eng  en  ei  ya  yang  er……这需要在聆听模仿时仔细判断,做详细标记。有视频的可以更具体地标记演员在关键地方的口型。
    做好了这些标记,在一遍一遍的模仿中就会慢慢的接近原唱了。随着自己对唱腔的逐渐掌握,就可以脱离原唱跟着伴奏试唱(一定要对照笔记),这和儿童学步是一个道理。关键是要有耐心和细心。
    3,试唱录音。
    能熟练地跟伴奏演唱后,一定要给自己录音,这步骤很重要。抛开原唱,对照笔记,录下能反映自己目前程度的音。
    4,比较改进。
    用自己的录音和原唱进行认真比较,找不足,找差别,做标记,再录再比。这样就会很快的拿下一段新唱腔。
    二,注意事项:
    1,初学者选择学唱几段唱段时最好选择某一个人的唱段。因为成名艺术家的们的唱腔各有各自的体系,在一些地方的处理上是不太相同的,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唱腔风格。把一种风格的唱腔唱得多了就能掌握和消化其演唱特点。
    2,模仿时候尽量能顺便按着拍子连过门哼下来。秦腔的板路较复杂,有的板路的拍子好打;有的板路的拍子并不容易打,有条件的可以找具有此方面知识的人给指点一二。有的朋友不记过门,不懂拍子,往往在唱了好长时间后,还是掌握不住开口时间和换气的地方,不是提前就是迟后(这叫吃棒子凉板),搞的手忙脚乱的。唱腔吐字要清晰,能让人听清楚唱词;拖腔要力求流畅婉转,过渡圆润;词为主,腔为宾,不能喧宾夺主。
    3,本文只是对于初学者学习秦腔入门而言的,要进一步唱好戏,还需要演唱者在发音、吐字等方面多留心,最好能有专业人士指导。
 希望本小贴能对各位初学者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欢迎补充。



秦腔爱好者怎样学习才能唱好秦腔

西村人家 2017-11-11 15:29:42

 

http://p3.pstatp.com/large/438d0003b9b9e8b722a3

学唱秦腔要跟板路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一段唱腔,就如同学会了一首歌曲。刚开始,把唱段当歌曲唱,这是很自然的,学十几段、二十段唱腔,也就像学了许多歌曲一样。可是您如果一直把秦腔唱段当成歌曲去唱,时间长了,您就会觉着自己还是站在秦腔的门外。虽然也在唱,但对秦腔的基本规律仍然没有掌握。我曾经问过好多跟着自乐班唱了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爱好者,问他现在唱的这几句是啥板?他们的回答都是很含糊的。有的还能答对一点;有的则摇摇头,什么也不知道。由于长期把秦腔当歌曲唱,没有抓住秦腔唱腔的实质特征,基本要领没有掌握,就是唱的出了错,节奏坏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吃梆子”了,可自己也不觉得,别人指出错了,他们有的嘴上“谦虚”,可心里并不承认;有的人性情直率,就会当面发生争吵,甚至说:“我跟着碟片学,和某某名家唱得一模一样,就你能不够,专爱为人挑毛病”!有的自己唱的不断犯错误,害的乐队没法伴奏,可他还说,乐队不行,给自己没伴奏上。这样,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好的人,每每遇到这样的“唱家”,总是低着头不言传,任他胡乱唱去。结果,使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学唱者进步缓慢。 所以,学唱腔一定要一边学,一边学习掌握秦腔板路的基本要素,要把学唱腔同学秦腔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才能学得快、学的正确、准确。当然,秦腔是一门综合各方面知识、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要全面掌握秦腔的诸多方面的学问,对于一生从事戏曲专业的专门人员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对于广大秦腔业余爱好者来说,在学唱实践中,经过精心钻研,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秦腔的板式结构,也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且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否则,就只能把秦腔唱段当歌曲唱了。(因为我本人对秦腔也是处在学习过程中,在这里聊学秦腔,也不打算、也不可能涉及更具体的秦腔理论知识,只能从宏观角度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途径等方面做些讨论,目的就是为了使初学秦腔的朋友不再重复他人的误区,收到好的学唱效果)。

 

http://p1.pstatp.com/large/438c000409b9c1f204c2

学戏曲要多练多唱

所以,在这里,建议喜爱秦腔演唱并且初学的朋友,在学习中一定不能一直把秦腔唱段当歌曲唱,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兴趣入门后,就要把秦腔的板路作为学习的重点,结合唱段一并进行。其实,板路和唱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分割开来对待也是不可能的。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板路是秦腔的灵魂和骨架,不懂板路,就肯定唱不好秦腔。从思想上一定要重视板路学习和掌握,不能因为难学、难掌握就回避它。事实上,我们好多朋友唱戏不懂板,也是从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到自乐班去瞎胡喊,图个发泄,图个痛快就行了。可反回来说,唱戏不仅仅是自己乐,也还要能给听的人带来享受;如果瞎胡喊,别人听着如鬼哭狼嚎一般感觉,非常痛苦,非常反感,那我们演唱的人自己又何来的快乐呢? 第二,向书本和光碟求教,是现在最简单易行的学习途径。介绍秦腔入门和秦腔基础理论的书籍、资料现在也比较多,肖炳、卢东升、邓曾奇等大师都出版有专门著作和光碟,特别是已故秦腔音乐专家肖炳先生的《秦腔音乐唱板浅释》一书,多年来一直被各类秦腔专业、业余戏校用作专用教材;这些书籍和光碟对于我们学唱或演奏秦腔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第三,要善于向秦腔专业人员和自己身边有特长的朋友学习。要虚心向他人求教。在参加自乐班活动中,同样的一段唱腔,可能有的朋友唱的非常好,要仔细听他是怎样唱的;不要急于自己演唱,当有高手或专业人员参加演唱和演奏的时候,正是我们观摩学习的好机会;常见到有的朋友,在演唱人员少或观众较少时,总是推推辞辞,不愿站出来;当有高手来演唱或观众较多时,则不顾一切地抢着唱。这样的做法是很让人反感的。 第四,参加秦腔知识学习班、讲座、培训等,也是很不错的学习机会。只要您真心实意地喜欢秦腔,掏点费用,也是非常值得的。 第五,拜师学艺是秦腔学习的最传统方法和途径。既就是最有天赋的人,也是需要老师指引的。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会避免走很多弯路,而且能够学的正规、准确,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自乐班到处都有,但水平参差不齐。有没有比较正规的司鼓和板胡,是决定这个自乐班水平高低的重要条件。有人编顺口溜形容一些低水平自乐班是:“胡砸梆子乱打鼓,五音不齐拉胡胡;面红脖粗青筋鼓,声嘶力竭表情苦”。当然,对群众性的自发秦腔娱乐活动不能要求过高,但对初学者来说,“打牢基础引对路”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自乐班的乐队人员,自己本身对秦腔旋律、板路就一知半解,反梆子,黑牙子,胡琴弦不齐,按音不准又不知节奏,俗话叫“吃梆子胡胡”,在这样的班子里,恐怕好演员也会唱倒退了,初学者必然不会有长进的。所以,如果您刚开始学唱腔,一定找有正规司鼓和正规板胡的班子去实践,既就是您唱错了,也会有人为您纠正指导的。http://p1.pstatp.com/large/438c00040b30a1c35f2c

 

只有多唱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