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师引领下聚力前行(孙雅娟)

分类: 且思且行 |
在名师引领下聚力前行
——个人工作总结
加入陕西省小学语文曹有凡名师工作室已有两个年头,两年来,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我在不断汲取学习,企及能突破瓶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再提高。现在回头望望,感觉自己这两年来收获的不仅仅是提高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受到了浸润。
一、优秀团队,合作共进中取长补短
一直以来,曹老师都是我职业生活中的榜样,从我初入教坛,直到耕耘二十余载,她的专业高度和人生境界亦是我仰视与奋斗的目标。2015年,我很荣幸的加入曹老师的名师团队。在这里,我能和曹老师面对面交谈,也能和更多优秀的教师姐妹们一起交流切磋,那种敞怀和热烈,让我感动,更让我敬慕。两年里,在团队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的拟定,完成了课题的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数次送教送培活动,更重要的是团队每一位成员发挥作用,倾心倾力,让工作室成为了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团队。我在其中,在点点滴滴中向队友学习,提升能力,历练思想,享受温暖。
二、读书修炼,在共读书中完善自我
阅读是提升个人修养和积淀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各级各类培训中也能听到名师教授在强调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加入工作室之后,在集体读书活动中,我从繁忙的事务中得一隅时间,开始我的真正的阅读之旅,涤荡心灵,升华思想:《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让我知道教师该如何成长;《教师如何做课题》《教育魅力》让我知道教师专业研修该怎样去做;《第56号教室的奇迹》《瓦尔登湖》让我知道一份情怀该怎样去表达和实现……《小学语文教师》也成了我的案头杂志,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很享受地捧起一本本书籍,在阅读中探寻,追逐内心的向往。
在参与工作室共读一本书《给教师的阅读建议》活动后,我将自己的收获撰写成了《在阅读中寻找内心的“静”与“净”》,在读完《重回民国上学堂》我撰写了《改革漫谈》,读完《呼兰河传》后,我撰写了《久远的呼兰河》……每读到动情处、有感触处,总会动笔描描画画,叙叙写写,坚持让读书和思考伴随自己,补充自己,完善自己。
我也坚持买书,两年来,我为自己的工作坊成员购置图书近三十本,组织开展了“师书为伴,悦读成长”的读书演讲赛和交流会,带动成员和我一起在读书浸润中获得锻炼和塑造,为提升攒足能量。
三、加强研修,让自己更专业
两年来,参与了域外研修学习一次,省级集中研修两次,市级集中研修五次,工作室研修活动七次,校本研修多次。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研修都有不同的收获:上海研修让我有了了解国际化大都市那俯下身子扎扎实实搞教育的发展创新精神,省级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训让我收获了各地教育专家百花齐放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的教育决心和情怀,也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校本研修中我更多是作为培训者组织老师们参与研修活动的,让我看到了我们的现状和差距,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立足一线搞教育?如何带动与辐射?如何在省名师工作室和市名师工作室之间架好桥梁?
记得在培训中一位导师说过:小学教师的职业待遇为什么一直提高不了?那是因为我们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小学教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但真正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教师寥寥无几。为了让自己更优秀、做得更出色,那就要努力让自己更专业。所以,两年来,在工作室的团队里,我积极参与到课题《小学生读书方法的实验研究》中,在和团队成员一起研讨中,学着从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学着思考策略解决问题,学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做研究,开题、研究、汇报、结题,整个课题的推进和完成让我初步学会了做课题,自己主持的课题《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于2016年7月获得省级结题,2017年2月继续申报市级课题《基于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中故事类文本导学策略的研究》。唯有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学习、实践,才能让自己越来越专业。
四、向导师学习,以德为先带团队
2015年12月,我也从各县市区选拔了10名成员组建了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我在名师工作室团队中是一员,我也是工作坊的领头雁,如何带好团队,我在名师工作室团队中向导师学习:以德为先选人才,德能并重促提高;名师不在出名,而在明白。我也对团队发展提出了口号:朴素的前行,只为自信的转身。要求坊员注重平时的读书学习,树立职业道德,提高个人修养,实现职业追求。两年里,组织团队的读书展示活动三次,各种培训六次,课题研讨六次,形成教育成果集两册。目前,团队的年轻成员正通过读书、磨课、观课议课等研修活动逐步成长起来,四名成员已获得县区级教学能手称号,两名成员获得优秀教师或班主任称号。
春华秋实,我们这一群人都行走在播种耕耘的季节里,怀揣梦想,路在脚下,唯有俯身前行,方可收获秋季的硕果芬芳。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我将一如既往,去追寻职业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