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赵丽霞)
(2015-12-31 12:30:21)
标签:
工作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课文分析: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图示方法理解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三次试验,使学生在观察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读课文,解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3、师相机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4、其实,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我们先来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4、5、6自然段)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学习4、5、6自然段。
(一)学习4、5、6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导航】自由轻声读课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在什么环境中做实验,分别怎么做,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
2、边默读4、5、6自然段,边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讨论填表。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问题?快速读第七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
3、男女同学赛读。
并板书:
7、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反复、终于”的用词准确性。【课件出示句子】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1、边读文段,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二)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课件出示】
(三)说一说:我从(
四、作业超市。
1、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2、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