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和化合价》评课稿
《化学式和化合价》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原子、分子和元素的基础上对前面化学用语的总结和提升,又是对后面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本节共有三部分内容,化学式、化合价和相对分子量的计算,每一个内容都是重点,也都是难点。蔡怀昱老师这一节课通过学生活动和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融合,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学生较好地达成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下面我就蔡老师这节课的特点进行简单总结,个别商榷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主要特点
1、专业知识扎实,课堂组织能力强。前面已经说了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特点是、难于理解、比较拗口、不好记忆。蔡老师选择这节课进行公开课教学,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说明他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锐气,更有对自己专业知识和课堂组织能力的自信。理科是讲理的,讲理的学习让化学不枯燥。蔡老师通过学生探究总结了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告诉学生其中的道理,并编成顺口溜增强趣味性。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变枯燥乏味为趣味记忆,使单调的化学式变得有了温度,成为孩子们可以轻轻牵住的手。
2、语言幽默,充满激情。没有激情对一个职业来讲是最大的失落。从教十年,激情四射仍是蔡老师不变的本色,富于磁性和幽默的语言为蔡老师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蔡教师充满激情的课堂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3、课堂环节设计流畅,过渡自然。蔡老师的这节课从复习巩固原有知识,到学生参与本节内容的思考探究,再到总结练习。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
二、两点建议
1、化学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学生回答回答化学式所表达的含义后,蔡老师追问学生,我们是怎么知道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学生回答是通过化学式看出来的,蔡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这就是化学用语比英语的好处,没有深入挖掘化学用语独特的魅力,进行化学文化的教育,从而使一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了。股神巴菲特说过,一个美女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既想看到她已经露出来的美,更想看到她还没有露出来的美。蔡老师对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的独特魅力提了出来,只是让学生看到了她已经露出来的美但,学生更想看到的是她还没有露出来的美。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化学用语的独特魅力至少体现在她的间接性、直观性和涵义的丰富性和国际通用性四个方面,像H2O这么简单的符号,写出来就内表示四层涵义,一下子就知道了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另外,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全世界有语言2000多种,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像化学用语这样,不需翻译就可以直接交流。我们写出的化学式,表达的涵义全世界任何一个学过化学的人都能看懂,都能理解。只有不断挖掘化学文化,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化学用语的独特魅力,才能使化学知识可亲可爱,
也才能使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
2、内容安排稍嫌偏多,知识点略感偏难。本节内容的特点前面已经说了,如果学生对前面的原子、分子和元素符号和常见化学式的书写掌握不够扎实,就会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学生探究完H2O所表示的涵义后,应该选择H2
、O2 、CO2
等练习即可,在讲化学式的写法时也先主要以简单的为主,不要设计Fe3O4、KClO3
等比较复杂的化学式,让学生一下子就感觉很难,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