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混合后浓度的变化规律——谭兴汉
(2014-09-28 15:03:10)
标签:
高考教育化学 |
分类: 学生园地 |
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混合后浓度的变化规律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
近年来以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混合后浓度的变化关系一直是高考考题和训练试题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内容。但是该考点对于不少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针对本考点所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如下:
情景一、有含同一溶质的浓溶液A和稀溶液B两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W1和W2,溶液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W1>W2且ρ1>ρ2
(1)若将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质量分数W3为:
A、W3>
正确答案选C
(2)若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质量分数W3为:
A、W3>
正确答案选A
解法一(证明法)
(1)当等质量m混合时,混合后质量分数W3为
W3=
(2)当等体积v混合时,则混合后质量分数W3为:
W3= =
= =
∵W1>W2且ρ1>ρ2
∴ >0
∴W3= >
解法二(形象思维法)
(1)由于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计算的,若以等质量混合求混合后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为二者之和,而溶液质量为原来的2倍,所以混合后质量分数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2)若以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质量分数时,当溶液浓度越高密度越大(如硫酸、盐酸、食盐水等盐溶液)时,浓溶液质量就大于等体积的稀溶液质量,则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应偏向浓溶液,即大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情景二、有含同一溶质的浓溶液C和稀溶液D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溶液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已知C1>C2且ρ1>ρ2
(1)若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C3为:
A、C3>
正确答案选C
(2)若将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为:
A、C3>
正确答案选B
解法一(证明法)
(1)当等体积V混合时,则混合后为物质的量浓度C3
C3=
(2)当等质量m混合时,则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C3为:
C3= =
= =
∵C1>C2且ρ1>ρ2
∴ <0
∴C3= <<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OP: 12pt; mso-text-raise: -12.0pt">
解法二(形象思维法)
(1)由于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的,若以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时,溶质物质的量为二者之和,而溶液体积为原来的2倍,所以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2)若以等质量混合求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时,当溶液浓度越高密度越大(如硫酸、盐酸、氯化钠等盐溶液)时,浓溶液体积就小于于等质量的稀溶液体积,则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偏向稀溶液,即小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结论:
1、当以质量分数来表示的时候:
(1)以等质量混合,混合后质量分数等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2)以等体积混合,若是浓度越高密度越大的溶液如硫酸、盐酸、氯化钠等盐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大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若是浓度越高密度越小的溶液如氨水、酒精等溶液,混合后质量分数小于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2、当以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时候:
(1)以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等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2)以等质量混合,若是浓度越高密度越大的溶液如硫酸、盐酸、氯化钠等盐溶液,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若是浓度越高密度越小的溶液如氨水、酒精等溶液,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来的二分之一平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