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18-01-25 09:44:38)
标签:

教育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海门实验初中   曹焱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集团化办学

教育管理集团,是以一个或者若干发展好的学校为核心,通过联合、共建和调整等方式,把有互补优势或者相似学科的各个独立法人学校,以契约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校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其主旨是在教育管理集团内部重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均衡化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2.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个人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情感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境和实际问题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有效地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推理、交流、分析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

3.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对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的研究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集团化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领域发展最迅猛的组织形式,教育集团以其网络化、集团化、连锁式、巨型化等特点受到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圈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999年,杭州市求是小学试行连锁办学,接管竞舟校区,在全国最早开启了义务教育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各地纷纷开始了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尝试和探索,先后涌现了杭州的“名校集团化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扶持薄弱学校的铜陵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沈阳模式,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模式等典型,引发了国内教育界学者的关注。                                        

“集团化办学”不是一个新事物。在外地已经探索、实施多年,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以杭州市为例,到了2009年,他们又及时地进行了总结,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中,充分肯定了10年的探索成果,指出“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是杭州破解“上学难”特别是“上好学难”问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除杭州之外,全国许多地方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深圳、南京、北京等地。

2.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素养”一直是许多国家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学者对数学素养的探究由来已久,远早于欧盟和OECD的框架及PISA测试中所倡导的素养。在各地数学课程文件的论述中,数学素养也有着不同的表述。或许正因为我国新课标中没有明确界定“数学素养”,不同学者对“学科素养”及“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有不同理解。比如马云鹏教授认为,“数学素养”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而言全面的、整体的素养,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的关键部分。2001年版新课标中的6个核心词与2011年版修订版课标中的10个核心概念,都可以理解为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者学习数学某一领域所应达到的综合性能力,它基于数学知识与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它是数学基本思想在学习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知识的具体表现。孔企平教授也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情感态度、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前面提到的10个核心概念中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属于数学情感范畴,其余8个属于数学能力范畴。这种观点与2011年课标提到的四个方面是一致的。当然,国内还有其他学者提出不同的对“数学素养”的理解,大都以概念性讨论为主。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

1.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充分利用实验初中让学课堂这一营养土壤,以培育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建构优化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集团内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

2.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复习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素养教学,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3.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不断完善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评价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充分利用实验初中让学课堂这一营养土壤,以培育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建构优化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集团内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

2.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复习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素养教学,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3.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在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不断完善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评价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优化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复习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模式。建立覆盖集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

2.研究初中数学复习课例基本模式,探索提高课例研修质量有效策略。

3.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索优化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学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4.研究构建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优化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与管理长效机制。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阶段(201711月)

课题组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组成课题研究组,分工进行了课题相关研究领域资料查询,并落实了研究具体项目。

2.课题开题阶段(201712月)

201712月,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于对本课题进行了现场开题论证。

3.课题展开阶段(20181-20189月)

对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目标,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总结,开拓解决问题方法的主要途径,增加针对性,增强实用性,形成档案。  

4.课题总结阶段(20189-201811月)

完成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201811月,申请结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及有关本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

2实践研究法。通过实践研究,重点研究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基于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复习型课堂教学策略。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实验研究法。通过实践研究,不断修正实践方案及步骤,以便取得更好的成果。    

六、预期之成果

1.建构优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主要包括:有效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策略,有效管理与评价策略。

2.形成覆盖集团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

3.建构初中数学复习型课堂学程单设计基本框架和学案导学实施策略。

4.修订完善初中数学复习型课例研修基本模式,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有效开展课例研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