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和热实验教学设计

(2016-09-05 20:16:48)

实验  中和热的测定

教学目标1、理解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原理

2掌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

【教学重点】

1.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的】

1.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加深理解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刚刚认识了中和热,本节课我们就来亲自测一下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板书]  实验二  中和热的测定

[设问]我们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呢?

[板书]实验原理

[问]中和热与反应热是否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本节课,我们取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测出它们的反应热呢?请大家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板书]

Q=mcΔt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问]我们如何得到上述数据呢?

[生]m的质量为所用酸、碱的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需要查阅,Δ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减得到。

[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

[生]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

[师]如此说来,上述计算Q的式子可表示为

[板书]Q=VρVρ·c·(t2t1        

[讲解]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 mL,它们的浓度分别为

0.50 mol/L0.55 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

[板书]V=V=50 mL

c=0.50 mol/L  c=0.55 mol/L

ρ=ρ=1 g/cm3

c=4.18 J/g·℃)

[师]请大家把以上数据代入式,得出Q的表示式。其中热量的单位用kJ

[学生得出结果后回答]

[教师板书]Q=0.418t2t1kJ                    

思考:③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是中和热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设问]该反应的中和热应怎样表示呢?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

[学生板书]ΔH=-http://s16/bmiddle/003Os1DJzy74C9lmbUPef&690kJ/mol

[过渡]下面,我们便根据以上原理,利用实验台上已有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测定酸、碱反应中和热的实验步骤。

[板书]实验步骤

[阅读教材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下图所示。

http://s12/bmiddle/003Os1DJzy74C9r3CMH5b&690

中和热的测定

2.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http://s2/bmiddle/003Os1DJzy74C9nLKbTf1&690[思考]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4.实验中所用NaOH为什么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

[请学生按以上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验完毕后,请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自所测得的中和热,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

[讨论]你所测得的数据是否为57.3 kJ/mol,若不是,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板书]误差分析。

[学生分析后进行回答交流]

可能的原因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总结]以上产生误差的原因,也是大家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而需注意的问题。

请大家根据已有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投影]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学生讨论,并回答讨论结果]

[练习]试回答下列中和热测定的有关问题。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环形玻璃搅拌棒、0.50mol·L1盐酸、0.55mol·L1 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密度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实验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

Q=mcΔt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Q=VρVρ·c·(t2t1

V=V=50 mL

c=0.50 mol/L  c=0.55 mol/L

ρ=ρ=1 g/cm3

c=4.18 J/g·℃)

Q=0.418t2t1kJ

ΔH=http://s4/bmiddle/003Os1DJzy74C9oO0dJa3&690kJ/mol

实验步骤

误差分析

 

【教学说明】

本实验的实验操作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学生对中和热测定原理的理解上,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对中和热这个概念有较深的认识,同时在进行操作时能做到胸有成竹。为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理解测定中和热的原理、对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分析及误差的分析上。并把一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这样做一来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并提高认识,二来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