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019-03-09 10:41:28)
标签:

教育

分类: 初中数学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了解定理的概念.

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会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难点: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会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另一边的长.

教学准备

用硬纸板剪制2个不等边长的正方形、双面胶带、剪刀、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说明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或学生口述)“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图案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72页的地面图形,猜想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什么?

 

    通过讲传说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实验操作,探求新知

多媒体课件演示或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72页图18.1-1,思考:

    1)你会用什么方法求出图形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

    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课本第73页).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面积之间的关系,渗透用面积计算来证明的数学思想.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探索活动,渗透面积计算或割补思想.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如果是其他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三边之间是否也具备这种特殊的关系呢?(按课本第73页图181-2

    1)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探究ABCA′+B′与C′的关系.

    结果: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学生小组合作,提高说理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有帮助.

归纳验证,定理命名

猜想:命题1(课本第73页).

验证命题1(介绍古人赵爽的证法):

    1)多媒体课件或自制教具演示.

    2)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学具拼一拼,摆一摆,体验古人赵爽的证法.

介绍“定理”的概念,并结合以前学过的具体例子,对定理、公理的概念加以说明.

命名“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弦”的含义,进行点题,并指出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介绍古今中外勾股定理的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的演示和亲身操作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会徽”的展示,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解析、应用与拓展

求下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http://zjzy.lsedu.com.cn:8090/resource/cz/czsx/new4/rjb/8njx/unit18-181/2006080110001.files/image002.jpg

    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求出下图中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http://zjzy.lsedu.com.cn:8090/resource/cz/czsx/new4/rjb/8njx/unit18-181/2006080110001.files/image004.jpg

 

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发现和验证方法了吗?

你还有什么困惑?

 

    通过小结,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梳理.

作业设计

必做题:课本第77页习题1811题,第78页第2题.

选做题:

    1)课本第80页:阅读与思考.

    2)课本第86页:活动1

备选题:

    1)右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面积.

http://zjzy.lsedu.com.cn:8090/resource/cz/czsx/new4/rjb/8njx/unit18-181/2006080110001.files/image006.jpg

    2)如下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

http://zjzy.lsedu.com.cn:8090/resource/cz/czsx/new4/rjb/8njx/unit18-181/2006080110001.files/image008.jpg

    3)小刘在学习勾股定理知识时,看到我国古代数学家有“勾三股四弦五”的说法,他便认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你认为小刘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备选题答案:

    15

    249 cm2

    3)不正确.

设计思想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分析,去合作交流、发现和创造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动态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以说故事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探索定理则采用了面积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由特殊到一般再到更一般的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背景资料

勾股定理证明趣闻

    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美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到:“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留下的难题.他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18764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法.1881年,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