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吴“大泉五十”背“镇库”佛像银钱鉴赏

(2025-11-07 17:51:01)
分类: 收藏鉴赏

38.40-38.46mm,重21.7g

孙吴“大泉五十”背“镇库”佛像银钱鉴赏

西汉新莽先有“大泉五十”,而孙吴“大泉五十”史无记载,全靠实物出土才证实了它的存在。朱活先生《古钱新典·三国魏晋南北朝钱币编》“嘉兴东吴铜钱”条:“198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山路拓宽工程中出土一些古钱,其中有‘大泉五十’、‘ 大泉当千’铜钱,前者直径3厘米,厚0.22厘米,重8克,光幕,穿孔四决。这种类型的‘大泉五十’与新莽‘大泉五十’迥异。‘泉’字中划不断,钱文与‘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相同,书体近《天发神谶碑》,可见为东吴铸,实可补史。”《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编》也认为这样的“大泉五十”,是孙权于黄龙元年至嘉禾四年间所铸。

这枚“大泉五十”背“镇库”佛像(穿右之人站在莲座上,故判定为佛;穿左之人双手合十跪于地上,明显是在向佛祈祷)银质大钱,其“泉”字中划不断,且钱文为玉筋篆,与新莽“大泉五十”钱文为悬针篆迥然不同,因而为三国时期东吴所铸无疑。

该银质大钱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证明:一是过去普遍认为钱文标明“镇库”的镇库钱,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大唐镇库”钱;该银质大钱证明,早在三国时期镇库钱就有了标明“镇库”的;二是过去普遍认为将佛教造像融合到钱币的铸造上,是北宋“淳化元宝”背佛像钱首创;该银质大钱证明,三国时期就已将佛教造像融合到了钱币的铸造上。

附:南北朝时期北周金银佛像钱各一枚:

孙吴“大泉五十”背“镇库”佛像银钱鉴赏

孙吴“大泉五十”背“镇库”佛像银钱鉴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