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犀珍藏]西汉“一刀平五千”

分类: 收藏鉴赏 |
长73.21mm,厚3.50mm,重22.5g。
“一刀平五千”是中国古代货币中的一种珍品,由王莽在西汉末年(新朝时期)铸造。它的正式名称是“金错刀”或“错刀”,因其形制独特、文字精美且存世稀少,被誉为中国古代钱币中的瑰宝。
一、基本特征
1.形制:形状像一把钥匙,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圆形,中间有方孔,类似圆形方孔钱。刀身细长,形似刀币。
2.文字:环柄上铸有“一刀”二字,采用错金工艺(镶嵌黄金),字体为篆书。刀身上铸有“平五千”三字,意为这枚货币的价值相当于五千枚五铢钱。
3.材质:一般为青铜材质,但“一刀”二字采用错金工艺,显得格外精美。
二、历史背景
1.铸造时间:王莽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开始铸造。
2.货币改革:王莽篡汉后,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货币改革,试图恢复古代的货币制度。“一刀平五千”是他发行的大额货币之一,目的是取代汉代的五铢钱。
3.失败原因:由于面值过高,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严重不符,导致民间难以接受,最终改革失败,这种货币也被废除。
三、收藏价值
1.稀有性:“一刀平五千”存世量极少,因其铸造时间短,且大部分被回收销毁。
2.艺术性:形制独特,文字精美,错金工艺使其成为古代钱币中的艺术品。
3.历史意义:它是王莽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反映了新朝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历史背景。
4.市场价值:由于稀有性和历史价值,“一刀平五千”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极高,是古代钱币收藏中的顶级珍品。
四、真伪鉴别
由于“一刀平五千”价值极高,市场上赝品较多。鉴别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字风格:真品的“一刀”和“平五千”为篆书,字体规整,错金工艺精细。
2.形制比例:真品的环柄与刀身比例协调,铸造工艺精湛。
3.锈色与包浆:真品经过千年沉淀,锈色自然,包浆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