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行用”钱牌因面额大小而异吗?

分类: 收藏鉴赏 |
网上几乎所有介绍南宋“临安府行用”钱牌的文章都说“钱牌的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面额大则其长度和宽度也大。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
由于铜质钱牌容易作伪而难以取信,因而下面用两枚金质“临安府行用”钱牌来作证明:
上面“准壹伯文省”钱牌长83.89mm,宽25.58mm,重51.0g;“准贰伯文省”钱牌长61.40mm,宽16.83mm,重25.2g。面额大的“准贰伯文省”钱牌反而比面额小的“准壹伯文省”钱牌长、宽、重量都要小得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其只是代用币,故朝廷没有颁布统一标准,各炉自行其是;二是初铸的大,后铸的渐渐减重。
此外,说铸造“临安府行用”钱牌的原因是“当时的会子(纸钞)大面值多,小面值少,使用极为不便。同时,市场对铜钱的需求大增,铜钱常常供不应求,经常发生钱荒现象。为了维持正常的商业活动,当时城里的官员们明令禁止铜钱出城。城市内外贸易流通只得依赖纸币。而大额的纸币投入市场,有不便找零之弊,于是就产生了钱牌这种代用币。”这也值得商榷。从迄今发现的“临安府行用”钱牌看,面额最小的是“准壹拾文省”,仍然有“不便找零之弊”。因此,本人认为,铸造“临安府行用”钱牌的原因,还是在于对纸质货币“会子”的不信任。至于“市场对铜钱的需求大增”,其原因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