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犀珍藏]元代“穆清铜宝”背“至正”银钱

分类: 收藏鉴赏 |
径45.12-45.33mm,厚4.78mm,重44.4g。
本人珍藏的这枚元代“穆清铜宝”背“至正”银钱,2005年购于湖北省十堰市。原先一直以为是铜质雕母,还曾于2016年3月23日发了篇博文《藏品鉴赏:元“穆清铜宝”背“至正”大型祖钱(雕母)一枚》。今天再拿出此钱予以登记,感觉其黑漆古包浆与古铜器的黑漆古包浆有差别,且拿在手里有压重感,遂怀疑是贵金属所铸造,于是进行清洗,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是一枚银钱。
“穆清铜宝”系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所铸造。
元朝的法定货币是“钞”,但为了赏赐、馈赠、供养的需要,仍铸有少量金、银、铜钱。其范围和对象一般是贵族、高官、道观、佛寺等。供养钱在元代也可进入流通领域使用,这是因为在元代,宗教机构属于官方机构的一部分,因此元代供养钱与民间私铸不同,乃属官铸之钱。
马甸收藏网《穆清铜宝图片及价格》(2020.12.19.发布)一文说:“‘穆清’钱是元代供养钱中既珍稀又自成系列的特殊品种,钱文有‘穆清铜宝’、‘穆清银宝’、‘穆清金宝’三种,而均为铜质。”然而遍查诸钱谱并网上搜索,都不见有“穆清银宝”;“穆清金宝”也只在网上见到一枚,但无论是其铸造工艺还是其钱文书法,都与“穆清铜宝”相差甚远,其包浆也不显老旧,疑为近现代人所臆造。而从“穆清铜宝”既有铜质的又有金质(见搜狐网2015.6.3.发布的《部分古代高价钱币赏析》)和银质的来看,应该是金、银、铜三种材质的“穆清”钱,其钱文都是“穆清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