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九叠篆“天册万岁”大钱鉴赏

分类: 收藏鉴赏 |
径53.8mm,廓厚3.4mm,重54.2g。
近日从藏友处看到一枚九叠篆“天册万岁”背“武周大吉”钱,黑漆古包浆,显得熟旧自然;由其光泽和手掂的压重感判断,或为贵金属所铸造。
“天册万岁”是盛唐时期武则天的年号(695年9月~11月)。该钱的钱文用了“万岁”这两个简体字。因此,该钱证明了两个学术小问题:
一是九叠篆用于钱文始于何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九叠篆“皇宋通宝”,钱币界(钱币学界和中国古钱币收藏界)大都认定它是九叠篆用于钱文的孤例,因而把九叠篆用于钱文的起始时间定于九叠篆“皇宋通宝”的铸造时间即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佑末年(1039~1053年);前几年,又从辽金故地窖藏中发现了九叠篆“神册元宝”,于是钱币界又认为九叠篆入钱文,当始于辽太祖神册年间(916~922年);而这枚九叠篆“天册万岁”大钱的出现,证明九叠篆入钱文,实当始于盛唐时期武周(690~705年)初年。
二是“歳”何时简化为“岁”?“萬”简化为“万”,始于北魏(386~534年)时期,北魏·魏灵藏《造释迦石像记》:“万方朝贯。”《玉篇·方部》:“万,俗萬字,十千也。”而“岁”字,《汉语大字典》只说是“‘歳’的简化字。”由这枚九叠篆“天册万岁”大钱,证明盛唐时期,“歳”就有了简化字“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