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民国廿五年嘉禾壹分铜元试样

分类: 收藏鉴赏 |
民国二十五年嘉禾壹分铜元,冀察绥靖主任公署修械厂试制,未发行,存世极为稀少,市场价格非常高。因宋哲元当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并兼任平津卫戍司令等职,属该地区的最高长官,故钱币藏界称之为“宋哲元壹分铜元”。
![[我的珍藏]民国廿五年嘉禾壹分铜元试样 [我的珍藏]民国廿五年嘉禾壹分铜元试样](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民国廿五年嘉禾壹分铜元试样 [我的珍藏]民国廿五年嘉禾壹分铜元试样](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地区,积极策动华北五省发起“自治活动”。同年12月18日,国民政府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并在原天津造币厂内设置冀察绥靖主任公署修械厂。此时法币刚发行不久,新辅币尚未运往北方各地,平津市面辅币匮乏。为了体现“自治”政权存在的事实,1936年,宋哲元要求天津修械厂拟造全新样式的嘉禾铜辅币。此系列铜元可分为三类:一是无地名“壹分”与“廿文”(1分=10文)两种面额; 二是无地名“枚制”,分“伍拾枚”、“拾枚”、“伍枚”、“贰枚”、“壹枚”五种面额,三是有“平”“津”地名——币面中央镌一“平”字或“津”字,各分“拾枚”、“贰枚”、“壹枚”三种面值。三类“宋哲元铜元”均存世极少。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7月底北平失守,宋哲元率军退守保定,这批试制币也随即停制而未正式制造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