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标签:
天启通宝(徐)宝祐万年太平通宝太平元宝兴国通宝 |
分类: 收藏鉴赏 |
1.天启通宝(徐)
《珍稀古铜钱(十)》展示过一枚篆书“天启通宝(徐)”,这里再展示一枚楷书“天启通宝(徐)”。
径25.3mm,厚1.75mm,重4.9g。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宝祐万年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宋理宗赵昀宝祐年间(1253-1258年)宫廷所铸用于纪念、赏赐等的吉语钱。因出于宫廷,后世遂称为“宫钱”,当时铸量有限,迄今存世罕见。。
3.太平通宝背人物
径24.4mm,厚2.8mm,重6.3g。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铸行。钱文“太平通宝”隶书对读。字廓深峻、文字端庄。而钱背造象奇特,穿左一妇女抱一婴儿坐在大石上,穿右一幼童面向穿左坐于地上,手摇拨浪鼓逗引着婴儿;画面极富生活情趣,十分罕见。穿上还阴刻一个“午”字,可能是纪年。
4.太平元宝背“天子”
径24.87mm,厚1.77mm,重4.9g。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有人论证“太平元宝”系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年间(982-1031)所铸,但这枚“太平元宝”钱,与上面展示的“太平通宝”钱,除钱文一为对读、一为旋读外,无论是形制风格,还是钱文书法,都极相似,且此钱背面阴刻有“天子”二字,因此亦应为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所铸。
5.兴国通宝
径25.37mm,厚1.69mm,重4.9g。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所铸。
北宋有三个四字年号:宋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兴国、宋真宗赵恒的大中祥符、宋徽宗赵佶的建中靖国。铸钱时,都是既取前两字铭钱,又取后两字铭钱。除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既铸有“太平通宝”又铸有“兴国通宝”外,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既铸有“大中通宝”又铸有“祥符通宝”,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年间既铸有“建中通宝”又铸有“靖国通宝”。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 [我的珍藏]珍稀古铜钱(十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