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珍藏]唐代花鸟纹银香囊

(2022-08-26 11:59:09)
标签:

唐代

花鸟纹

银香囊

分类: 收藏鉴赏

直径5.3厘米。外壁饰花鸟纹,两个半球以合页嵌接。银香囊壁厚度不足两毫米,花纹精细,虽历经千余年岁月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自如。[我的珍藏]唐代花鸟纹银香囊

[我的珍藏]唐代花鸟纹银香囊

[我的珍藏]唐代花鸟纹银香囊

唐代诗人张祜所作《太真香囊子》云:“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说的是《旧唐书》卷五一记载的一段史实: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反叛,玄宗携将士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被迫将杨贵妃赐死。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贵妃。当挖开旧冢时,“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

作为杨贵妃配饰的银香囊非普通人家的用物,而是唐朝宫廷和富贵人家所用之物,无论日常熏香、狩猎、出行、游玩均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陪伴杨贵妃香消玉殒的那枚银香囊今在何处,史书无载,已是千古之谜,我们从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金银器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金银器中可一睹银香囊的芳容。

1970年,唐朝故都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出土了一千多件唐代窖藏金银器,主要有鎏金银杯、金碗、银盒等,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其中的一件(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文物展”内)。这些金银器炫丽多彩,雍容大气,皆为宫廷贵族用品,系唐朝中央官府作坊所造,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银器中最精美的一批,它们集中反映了大唐王朝的技术水平、艺术成就和精神面貌。[我的珍藏]唐代花鸟纹银香囊                 (↑唐朝故都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这种以金、银制成的香囊为圆球体,通体镂空,分为内外三层。外层为球壁,由两个半圆体构成,子母口扣合,拴有链钩,可用于悬挂焚香。球壁表面饰以镂空花鸟纹。中层为两个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最内层为半圆形香盂。中层的两个同心圆机环,其外层的机环连接球壁,内层的机环则连接香盂。香盂利用陀螺仪原理,当香囊转动时,在重力作用下,钵盂始终保持平衡,使得放置在香盂里的香料不至倾覆,甚至点燃香盂里的香料时火星也不会外迸,烧尽的香灰也不会撒出。说明近代用于航海、航空的陀螺仪原理,早在唐代就已被我国工匠所掌握。

唐代贵族用的金属材质的香囊可以在里面熏烧香料,烟和气味会最大程度地散发出来,继而进入人体脉络。寒冷冬日,香烟还有取暖功效,因此这种金属香囊又被称作被中香炉
香囊不仅是熏香用具,还用于佛事,即将佛经盛放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借以消灾辟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从何家村窖藏出土后的十余年中,人们不知道它就是古书中所说的香囊,而是称它为熏球。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唐塔基地宫相继出土两枚银香囊,物账碑上明确记载了香囊两枚,才给它正名,揭示出了银香囊的佛教用途。

银香囊虽小,但其纹饰之精美,设计之巧妙,制作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它还承载着悠久的丝路文化。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国是没有葡萄的,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凿空之旅”,带回了西域的众多物种,如苜蓿、葡萄、核桃等,同时东西方的香料也通过丝绸之路得以进行贸易往来。小小的银香囊是东西方文明借由丝绸之路相互交流的印证,是古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