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清末赵古泥制竹质臂搁

标签:
赵古泥竹臂搁 |
分类: 文博收藏 |
![[藏品鉴赏]清末赵古泥制竹质臂搁 [藏品鉴赏]清末赵古泥制竹质臂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臂搁上端题刻“大吉。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庚子冬月。古泥赵石制。赵。”——题刻中“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系唐代白居易《题小桥前新竹招客》诗的最后两句。庚子年为1900年,即清光绪26年。下端刻竹两杆。书法雄劲,竹纹生动。
赵古泥 (1874-1933),江苏常熟人。名石,字石农,号慧僧。后因非常喜爱封泥古朴趣味,遂改号“古泥”。晚年号石道人、泥道人。由于对吴昌硕(别号缶道人)的崇拜,名其室曰“拜缶庐”。自幼奋发习书练刻,得同乡吴苍硕弟子李钟(字虞章)指引,乃窥门径。后从吴昌硕学篆刻,并经吴苍硕介绍到常熟收藏家沈石友家中学艺,以增广见识。在沈家三年中,赵古泥读书诵诗、学书习画、鉴别古物,大补印外之功。期间,为沈石友所藏一百多方端砚刻铭,拓成《沈氏砚林》四卷,被艺林视为珍品。
赵古泥平生治印在万钮以上,先生的篆刻章法讲究,一印在手,反复起稿,直至舒适妥贴。其作品,或气度雍容,或雄浑奔放,能够师法吴昌硕而别出心裁、自成面目,成为吴昌硕最杰出的弟子之一,是“虞山印派”的重要传人。他还善于刻碑。又因其有过人的臂力腕力,所刻牙、铜、金、玉,同样有石章意趣。铜印、玉印尤佳。从之学者有邓散木、周梅谷、汪大铁等,弟子邓散木尤得其真传。其书法以颜体见长,苍老朴厚,与同里翁同和晚年所书如出一手。偶作画,似李复堂。其著作有《赵古泥印存》、《泥道人印存》、《拜缶庐印存》、《泥道人诗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