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标签:
陈衡恪田黄章 |
分类: 收藏鉴赏 |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民国元年为1911年。
我国号槐堂的篆刻家有二:一是顾植槐,但顾植槐1919年才出生;二是陈衡恪。
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朽者、唐石簃、染仓宝等。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为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之长子。天资卓绝,于书画、文学、美术理论、美术教育、治印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篆刻早期受蒋仁、黄易、奚冈等浙派影响,后得益于赵之谦、吴昌硕等近代篆刻名家,又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等古文字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画家姚华在《染仓室印存》序中称:“师曾印学,寻源于吴缶翁,泛滥于汉铜,旁求鼎彝,纵横于砖瓦陶文,盖近代印人之最博者。”
陈衡恪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受通州(今江苏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学课程。此闲章当即陈衡恪在通州师范学校任教的第一年冬天所刻,当时陈衡恪36岁。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 [我的珍藏]民国陈衡恪刻寿山芙蓉石印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后一篇:[我的珍藏]清代翡翠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