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望野博物馆明清补服展

分类: 文博收藏 |
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前后的花纹图案即补子,又叫胸背)是明清时期官员和命妇的官服,属常服一类。元代已出现,正式形成于明朝,清朝延续。
补服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官职等级,通常只有官员能用,命妇补服品级从夫。通常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各分九等。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ichi ),八品鹌鹑,九品蓝鸟;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子、四品老虎,五品熊黑(pi),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杂职练鹊;风宪官(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獬豸(xie zhi)
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非常艳丽。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前一篇:[七律]题塔尔寺
后一篇:[藏品鉴赏]元钧瓷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