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史略
(2022-04-24 22:51:06)分类: 文化文学 |
882年,瓦良格人的首领奥列格依靠军事力量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基辅罗斯国家。
1240年蒙古鞑靼人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蒙古金帐汗国征服。基辅罗斯由盛至衰,并发生分裂。出现了封建王公纷纷割据的局面,形成了若干个罗斯公国,为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罗斯公国同时形成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族打下了基础。
14世纪初,立陶宛成为东欧大国,乌克兰一些王公脱离了蒙古金帐汗国投靠了立陶宛大公国。立陶宛乘机占领了基辅周围和沃伦公国的大部地区,波兰则取得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的西部。
14世纪中期,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的一部分领土又被莫尔达公国吞并。
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签订了《卢布林条约》,两国合并为立陶宛波兰联合王国。乌克兰全境都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
1648年,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交合条件下,乌克兰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众起义,在遭到波兰军队残酷镇压的情况下,他被迫向强邻莫斯科公国求援。
1653年,俄国缙绅会议接受请求。1654年,佩利亚斯拉夫哥萨克大会通过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统一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佩利亚斯拉夫协定》。协定规定乌克兰受俄国保护。这之后,俄国与波兰进行了长达13年的战争。
1667年,俄、波签订了瓜分乌克兰的停战协定,规定西乌克兰(第聂伯河右岸即西岸)属波兰,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即东岸)归俄国。
1795年,俄罗斯把乌克兰除加利西亚(1772至1918年由奥地利控制)以外的领土并入自己的版图。
1917年3月,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在基辅建立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中央"拉达",并于11月4日宣布乌克兰独立,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是由于俄罗斯苏维埃红军的帮助和各地不断起义,中央拉达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其领导人最后逃往国外。12月24日,在哈尔科夫召开了第一次全乌苏维埃代表大会,大会宣布乌克兰为苏维埃共和国。
1918年2月30日乌克兰苏维埃政权由哈尔科夫迁至基辅,并将基辅定为首都。2月,应中央拉达的请求,45万德军攻入乌克兰。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德军占领,中央拉达政权在乌克兰复辟。4月,德国占领军解散了他们不再需要的中央拉达,并建立由斯科罗帕茨基为首领的黑特曼傀儡政权。11月28日,在苏俄的全力帮助下,乌克兰组成了临时工农政府,黑特曼伪政府崩溃。
1919年1月29日,乌克兰临时工农政府被改组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3月,乌克兰通过了第一部宪法。
1920年4月,波兰军队对俄乌发动了不宣而战的战争。
1921年3月,俄国为尽快结束战争,在有乌克兰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同波兰签订了有利于波兰的《里加和约》,和约规定西乌克兰划归波兰。
1922年12月30日,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等国共同成立了苏联。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导致波兰政府灭亡。9月17日,苏联红军出兵占领了被波兰管辖的西乌克兰。11月,西乌克兰正式成为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组成部分。
1940年6月,苏联政府以比萨拉比亚原属俄国和北布哥维那的居民主要是乌克兰人为由,以武力迫使罗马尼亚将这两个地区交给乌克兰。
1944年10月,苏军解放了被希特勒占领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
1945年6月29日,苏联政府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签订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条约,将外客尔巴阡乌克兰划归乌克兰。至此,统一乌克兰全部领土的历史进程得以完成。8月16日,苏联又与波兰签订了关于波兰-乌克兰边界的条约。这样,战后乌克兰与波兰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划分问题得以重新界定。
1954年2月19日,在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统一300周年时,由赫鲁晓夫提议,苏联将从前在俄土(土耳其)战争中夺取的克里米亚地区从俄罗斯手中划赠给乌克兰。这样,乌克兰的领土形成了今天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