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品鉴赏:陈师曾书画铜墨盒

(2019-07-13 11:48:00)
标签:

陈师曾

刻铜墨盒

分类: 收藏鉴赏

墨盒乃文房之器具。自清同光刻铜大家陈寅生在素面铜墨盒上开创镌刻诗画后,铜墨盒在盈寸之间,海阔天空,集诗书画印多种艺术于一体,令人耳目一新,玩味无穷。 

本人收藏的这方铜墨盒,乃民国早中期之物,黄白铜材质,长12.2cm,宽6.1cm,厚3.9cm。盒盖右侧雕刻修竹二株,朴茂华滋,飘逸潇洒,清新淡雅,婀娜多姿。画稿留白处题“不可一日此无君”,落款“师曾”及“朽”印。镌刻笔笔风骨轩昂,字字气韵超逸。藏品鉴赏:陈师曾书画铜墨盒

藏品鉴赏:陈师曾书画铜墨盒

藏品鉴赏:陈师曾书画铜墨盒

根据盒盖上的刻款和底板上的阳文“聚泰”商号印章款,可确定这方刻铜墨盒系由“师曾”提供画稿所制作。藏品鉴赏:陈师曾书画铜墨盒

“师曾”即陈师曾(1876-1923年),名衡恪,号槐堂,又号朽者、朽道人,北京画坛领袖,诗文书画,金石篆刻,俱有成就,在“梅兰竹菊”中尤以画兰、竹为最善。这从此墨盒上所刻的修竹,亦可窥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后来唐代宋之问《绿竹引》诗,乃用“何可一日无此君”结尾:“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含情嗷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于是,后人画修竹,常题“不可一日无此君”,以寄托要效修竹劲节挺拔、高尚不俗的心志。

不过,本人所藏的这方铜墨盒上的题款,“无”与“此”调换了位置。本人起初以为是陈师曾或雕刻者之误。后细思之,以为或许乃陈师曾有意为之。因为“不可一日无此君”是对他人说修竹,“不可一日此无君”则是直接面对修竹而赞颂之。后者更能表达对修竹的深情。

陈师曾通过修竹画稿和题款,在寄托对修竹劲节高尚之赞颂的同时,也透露了自己身处浑浊社会,不肯随波逐流、取悦于人的人格和心志。

“逝者如斯悲不禁”,陈师曾英年早逝,世人痛惜。吴昌硕在《陈师曾先生画集》第一集上题写四个篆字——“朽者不朽”,乃是对陈师曾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与高尚人品的最好评价。本人收藏的这方刻铜墨盒,乃陈师曾书画作品中的“沧海遗珠”。每每睹物思幽,让人感叹不已,而生无限敬仰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