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秀博物馆(日本名字为“MIHO美术馆”),座落于日本京都滋贺县,属私立博物馆,创办人是小山美秀子。小山美秀子的收藏是从1941年开始的,起初收集的是日本古茶道器物,后来转移到收藏东欧、亚洲、中东各地的古物。那个时代,世人皆知正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大半个亚洲的时候,所以,不得不说随着日寇侵占的地域越来越大,像美秀博物馆馆主这样的收藏家的收藏也越来越丰富。而其所收藏的中国古文物,大约占到了其全部藏品的一半。
下面只是其所收藏的中国上古青铜错金银文物。
1.东周椭圆形带盖青铜错金鼎 ↓
高17厘米,直径16厘米。
2.东周晚期的一对青铜错银卧状公牛 ↓
高5.7厘米,长15厘米,宽度8.4厘米。这类器物国内极为少见。
3.东周青铜错银卧牛(另一件)↓ 
4.东周青铜错银双身虎 ↓
此件之造型极为美观,疑是给后人创造出西王母虎形豹尾形象的启示。整器红锈绿斑配合千年不变的银片光泽,为极美品。
5.
东周晚期或西汉早期青铜错金银独牛腿人首酒器三具 ↓

其中一件足上有铭文。
这组铜器世所罕见,人物面部造型极为生动,富于神韵,熟悉人种学的人大概都可以分辨出这是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氏。以牛足为承重腿,主要还是反映了在农耕文化中人与牛的亲密关系,因此这三具铜器可以理解为在田野上春耕时三位憨厚的农民相聚相戏的场面,看着这三具铜像似乎能听到上古的呼唤。
6.东周晚期螭龙形青铜错金银钩具一对 ↓
这对钩具造型精美,材质精良。我国的专家有一种说法认为螭龙的形象出现于汉代,但是按日本收藏的这一对带钩,其工艺与上面一些错金银青铜器明显有类似之处,因此定为东周晚期还是比较合适的。所以说依据形制断代固然重要,却有时也会因为孤陋寡闻而出现武断。
7.东周晚期青铜错金银圆形盖子 ↓
高3.6厘米,直径13厘米。
这是一个器物的盖子,如果整器还在,该是何等的精美。上面的纹饰应该是一条神龙,然而只见其尾,不见其首。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实《周易》八卦中说的是:“见群龙无首”。所以这个盖子的纹饰也反映了一种哲理。
8.西汉青铜错金银龟状香薰 ↓
这件香薰形状是一个非常饱满的龟类,开孔在底部,这有点怪。从工艺上来讲其造型之生动直超现代。而且也是错金银器,因此必是皇家之物。
9.战国时期狩猎纹错金银青铜镜 ↓
直径17.5厘米
10.东周晚期错金银嵌绿松石腰带挂钩 ↓
11.东周晚期青铜错金腰带挂钩 ↓
12.东周晚期青铜错金刀柄 ↓
13.东周晚期青铜错金银刀柄 ↓
如果这件在正常的墓葬发掘中出现,那么一定还能见到这个刀柄下面的刀,但是刀一般是铜质或铁质,可能锈蚀受损比较严重,而且作为利器的刀上不一定有精美的纹饰。所以在盗墓中,盗墓犯很可能挑值钱的拿走了事,他们是不会注意文物的完整性的。
14.东周晚期青铜错金银杖头 ↓
15.东周青铜错金银嵌绿松石卵形碗 ↓
16.东周青铜错金银门环 ↓
17.西汉青铜错金银神兽 ↓
中国人一般称此类动物为貔貅等,比日本人文艺色彩更高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