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卷六“镇纸”条云:“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长物志》是吴门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作为文化高峰时代的晚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志趣。该书主张“崇雅反俗”,读者从中不难感受到作者近乎挑剔的艺术追求与高度的文人审美目光。因此,该书对宣铜镇纸的赞赏,体现了明代宣铜镇纸在文玩之属中的高度意趣之美。
所谓“宣铜”,是指制作宣德炉所用之铜,即传说中的“风磨铜”。宣德三年铸制的铜香炉,铜料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冶炼工艺精炼而成的。相传宣德炉铜料经6~12炼后铸制:据说铜经6炼后,就会出现珠光宝气;经12炼后,质地更加紧密,手感更加沉重。
“宣铜”不限于制作香炉,据《长物志》所言,也有制作镇纸的。本人所藏的下面这件明代铜鎏金狮子镇纸,应该就是宣铜铸造而成:



该镇纸铸雕成卧狮形,长7cm,高4cm,重224.5g。通体鎏金,铸造精良,金色灿烂,品相佳美。狮子呈回首凝视姿态。双耳下垂,鬚、尾上扬;高鼻阔吻,怒目隆眉;鬃髪翻卷,脊毛分披;背脊节节凸出,四肢粗壮有力;身形健硕,肌理分明;造型生动威猛,雕刻精细流畅,具有典型的明代兽镇工艺造型风格。且大小适中,入手盈握,而敦厚贵重,具有极高的赏玩和收藏价值。
狮子大约是在汉代作为‘殊方异物’传入我国的,作为一种凶猛的异兽和祥瑞的象徵,传统认为它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且能解除多种形煞,故明清工艺品多作狮子之形。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明代宣铜镇纸虽是文房小品,但在工艺上它同宣德炉一样代表了明代冶铜工艺的最高水准,在文化上它倾注了文人的意趣,是明代文人文化的渗透,是文人与艺人长期交往形成审美情趣上的高度一致,是明代文人优游林下营造书斋文化极致的产物。因此,它成为被当今市场追捧的冷门收藏热点,是理所当然的。
下面是一些明代铜鎏金镇纸拍卖的情况:
1.明代(14世纪)铜鎏金牛镇纸
见于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卖会《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专场》,长9cm。估价(HKD)12 - 22万元,成交价94.3万元。
2.明代铜鎏金瑞兽镇纸
董橋先生旧藏。见于2011年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旧时月色—一个文人的案头清玩专场》,长13.3cm。估价(RMB)25-35万元,成交价69万元。
3.明早期铜鎏金麒麟(应为狻猊)镇纸
见于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一)》。长8.2cm。估价:(RMB) 20-25万元,成交价:57.5万元。
4.明/清早期铜鎏金狮子镇纸
见于北京保利 2009秋季拍卖会“长春阁名物志”——日本川崎家旧藏专场。未标尺寸。估价(RMB)2-3万元,成交价 15.68万元。此后见于2011年12月嘉德四季第二十八期拍卖会《掌玩心悦》专场 标注为:明代,长5.7cm。估价(RMB)18-28万元,成交价40.25万元。
5.明代铜狮子镇纸
见于苏州吴门 2011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吴门拾珍专场》,标为明代,尺寸 9×5cm,估价(RMB) 2-2.5万元,成 交 价 35.84万元。
6.“大明宣德年制”款铜鎏金狮纹镇纸
见于北京东正2011秋拍《文房清玩专场》。长9.5cm。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估价(RMB):18万元,成交价:20.7万元。
7. 明早期铜鎏金辟邪镇纸
见于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一案四时春—牧心斋藏文房清供》。长6.5cm;高5.6cm。估价(RMB)25-35万元,成交价46万元。
8.明代铜鎏金神兽镇纸
见于浙江钱塘2011秋拍《赏心悦玩-明清宫廷文房》。长6.7cm,高5.4cm。估价(RMB):8万-12万元,成交价:32.2万元。
9.明早期铜鎏金狮子镇
见于2015年12月8日
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大明·格古 (Lot 8622 )。长8.5cm,成交价: 55.2万元人民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