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年来,在四川、陕西、重庆等地的山区农村有一种被称为“神奇的树上油库”——山桐子,正引起人们浓厚的发展兴趣,并有大量扩张的势头,将会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据有关专家、种植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介绍及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显示,山桐子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等,其油料品质优于橄榄油,种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川省民生研究会近期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如何实现自给?如何改变严重依靠进口状况?如何把控食用油品质安全?正进行探讨和研究,故组织了课题调研组对山桐子生产发展情况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与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深入到种植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进行了了解,对育种、种植、研发基地进行实地查看,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山桐子简介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山梧桐,油葡萄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被专家学者誉为“黄金树”,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野生山桐子在我国南方大多省区都有分布,尤其是秦巴山区更为丰富,主要生长在300—2400米的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区。系较高大的乔木,也是生长较快的优质绿化树种。一些山区农民早已将山桐子油作为食用油。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南江、通江、苍溪等地就是将野生山桐子轧碎用传统工艺加工食用。近十多年来,我省林科院、川大等单位的专家对山桐子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山桐子的育种、栽培到加工,取得了十余项专利性科研成果,使山桐子这个产业具备了全面推广发展的条件。开发利用山桐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农民实施山桐子规模化种植,是山区农民有效致富的新产业。山桐子定植后第二年开始初挂果(组织育苗),第四年后逐步进入高产期,第七年后进入盛产期。山桐子盛产期长达50年以上,可谓是一代种植,福泽子孙。种植一亩(仅为山林地)山桐子,从栽种到正常收益的四年间,需花成本1300元/亩(头年定植的种苗、人工、肥料费用700元/亩,后三年每年管护费200元/亩)。第五年每亩产果可达3000斤,10年后每亩产果可达5000斤以上,按目前每公斤6元(以油菜籽价为标准)计,仅果实收入分别可达9000元~15000元。加上山桐子叶的销售、林下再套种天麻、葛根、黄秋葵等高经作物,再加上企业深加工的部分收益分红给种植农户,农户种植一亩山桐子,在盛产期可获得近2万元的收益。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并可递增效益。
(二)将会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料严重依靠进口状况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每年进口量已超过1000万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以上,其安全已面临战略性威胁。山桐子鲜果出油率在18% 左右,定植四年后的山桐子,亩产鲜果3000斤左右,可产油500斤左右,相当于五亩油菜籽的产油量,积极稳步地发展,将有效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料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状况,能确保食用油供给的安全。
(三)广泛利用林地和“四荒”地种植山桐子,可有效增加农作物耕地。种植山桐子一般不占用耕地,是利用低效林地和“四荒”地。一亩山桐子的产油量相当于五亩油菜籽、大豆等油料作物一季的产油量,种一亩山桐子,就等于腾出了五亩耕地,可从事粮食、蔬菜等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这对于耕地资源严重缺乏的我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 大力种植生长快速的优质绿化树种山桐子,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山桐子树是速生树种之一,其毛叶具有吸附尘埃和吸纳二氧化碳功效,有“低碳树“之美称,五年可形成有效的森林覆盖,发挥其有效的生态效应。山桐子树少主根,侧根系非常发达,特别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山桐子是十分理想而又有极高经济、社会效益的高经林。
此外,山桐子在生物能源、医药、保健、旅游等方面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二、山桐子发展状况
(一)山桐子在国内外研究概况
山桐子主产地为中国,大风子科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是距今6000万年的古老科,国际上研究的学者很多。我国现有记载的山桐子属1种,目前共发现毛叶山桐子和福建山桐子两个变种,国内外系统研究较少。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是日本)对山桐子生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山桐子的成功引种、育苗、人工造林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等。对于山桐子的开发利用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四川、南京林科院的专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山桐子在国内的开发现状
山桐子于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科发计字【2004】140号),并于2006年通过四川省科技厅鉴定。四川省于2004年将野生油料木本植物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申报。
目前,全国开发山桐子的企业约有20余家,其中陕西省、重庆市发展较早,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广。陕西省已将山桐子列为三大新型木本油料产业开发之首。近年来,特别是重庆市以“政府主导、财政列支、企业主帅、农民种植”为发展模式。已将山桐子作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林建设和发展的农民万元增收重点项目。于2010年10月中旬开始在石漠化试验区引种山桐子苗。广元市青川县《“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将山桐子作为新能源在青川县、朝天区、旺苍县北部山区建成山桐子原料林基地。凉山州《“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把山桐子作为生物质能源开展,共计规划山桐子种植面7.19万亩,主要分布在雷波、越西两县。
(三)山桐子在企业的发展现状
1、企业的产业发展状况
四川省万通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项目公司:四川省山桐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已经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林科院、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山桐子繁殖技术、专用肥料配制、榨油设备及工艺、精炼去味、亚油酸提取技术、生物柴油转化技术等核心项目20余项,9项新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其中三项已进入审核期。2013年,项目公司在全国已建立山桐子种植实验观测点10个,已完成通江12000亩山桐子生态经济林定植目标,目前长势良好。项目公司研制的山桐子专用肥料已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规划的20万亩种植基地、精炼油加工厂和中试生产基地建设工程正按预期目标高效有序推进。目前,项目公司在重庆、贵州两省推广种植山桐子,旗下有重庆、贵州、宜宾三家分公司。万通利源公司已在省内巴中、绵阳、资阳、雅安、泸州等市建立了直属和独资的8家全资子公司
2、项目公司已开展的工作
2006年,项目公司股东第一次育苗10300株。2007年,项目公司在陕西省宁强县流转山地5000亩作为试验基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研究,目前种植基本成功的面积近2000亩,已部分挂果。2008年,项目公司在湖北黄冈租用土地2000亩作为试验基地,目前有400亩左右成长较好,少部分已挂果。2012年,项目公司与农民散户合作,目前在全省各地已建立山桐子常规育苗基地200余亩。与巴中市通江县规划(已由县发改局备案)并签定了20万亩山桐子能源林种植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批种苗于2012年底至2013年初开始种植,已成功种植12000亩,现为精细化管护期。2013年在成都、江油、苍溪、通江等地建有种苗基地5个,面积达300多亩,可培育种苗300多万株,满足全省21个地市州建30000亩示范基地的种植目标。同年,项目公司与四川省仁德制药厂共同申报了山桐子油新资源食品认证,正在审核过程中;同时,项目公司委托西安油脂研究设计院进行了山桐子油及共轭亚油酸的中试扩大化生产试验及生产线设计。
3、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及已开展的工作
今年以来,公司与中国城镇建设四川省指导工作委员会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已将山桐子作为《生态经济林综合产业开发工程》项目纳入中国城镇建设指导工作委员会新农村产业发展中心“全国新农村产业创新战略发展试验示范单位”和示范基地;已与国务院扶贫办对接,并将该公司《山桐子生态林综合产业开发工程》项目纳入秦巴山区扶贫发展规划;已与中科(北京)前方生物科技研究所对接,并将山桐子食品、药品及生物能源深加工在巴中建立中试生产基地;已与中经金谷(北京)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对接,并将山桐子产业发展拟定在巴中市作为区域经济战略发展整体设计规划,作为全国试验示范;已与中国农业产业基金对接,并将《巴中市山桐子生态经济林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产业发展定点定向扶持发展;已与国家林业局对接,并将该项目作为生态经济林改造重点项目支持;已与国家科技部对接,并将该项目各项专利技术作为创新科技新兴产业重点支持。
三、社会各界应关注重视,助推发展。
从上述的山桐子所具有的经济、社会重要价值,应引起我们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积极稳妥地推动发展。为此建议:
(一)组织科技人员进一步对山桐子开发利用价值作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从育种、栽培到加工技术的深度研发,使其更加规范化,对见效前后的林下开发利用,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引进不同的种植产品进行林下间种增收。同时,加大对山桐子叶的开发利用,形成较好的前期经济效益,以促进其大力发展。
(二)、加强舆论,广泛宣传,达到社会各界支持。山桐子虽然在一些地方有很高的发展热情,但在相当范围的层次,尤其是决策层面,尚很不了解,相当陌生。因此,加大对山桐子的介绍和舆论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它、了解它、种植经营它和积极使用它,显得非常必要。
(三)、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行相应的配套政策。山桐子既是木本油料又是食用植物油作物,更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涉及部门较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规划,配以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进行大力发展。
(四)、政府主导,企业主帅,纳入战略发展规划。将生态林和低效经济林通过林业部门统一规划进行山桐子种植,将山桐子产业发展以省政府作为“四川省2013-2020年山桐子木本油料开发战略发展规划”,号召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推广,支持,进行产业合理布局。
结论:本次调研活动得出项目的两个方面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一是仰慕企业可以通过“公司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拉动,以协议回收订单的方式,鼓励农民在低效经济林、生态林和荒山荒坡等低产地种植山桐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将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的山桐子木本油料开发,既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又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料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状况,能有效确保食用油供给的安全。
就具体措施而言,首先,四川省万通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要在完成前述各项工作以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林科院、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设计研究院专家组进行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基础上,抓紧把中试山桐子木本油料、亚油酸胶囊、维生素E及红色素等成品通过国家具有权威检验资格的单位,对山桐子木附成品的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果证明,并把通过检验得出的有关标准结果报国家卫生和食品局认定。
其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山桐子木本油料开发项目给予审批立项。同时,鉴于四川省万通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报请的《山桐子生态经济林综合产业开发工程》项目立项上马是符合国情、民意和富民要求的。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对《山桐子生态经济林综合产业开发工程》项目,给予政策的、科研的、扶农的资金的扶持帮助。该公司在科研等方面已耗费了不少资金:作为这样一个既是农业开发项目,又是工业产品项目,各方应给予政策的和资金的支持,使山桐子项目早上马,农民、早得益,也使我国的食用油料由此扩大国内外市场,不断增加国家的收入。
山桐子木本食用油料产业
开发与应用项目调研课题组
2013年8月20日
农经导向
中国城镇建设四川省指导工作委员会主办
顾 问 阎 志 网 址 WWW.SC1887.COM
李连仲 电子信箱 SC1887@163.COM.
韩大卫 发 行 《农经导向》编辑部内部发行
主 编 师川祺 地 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常务副主编 何明全 邮 编 610022
编辑部主任 李 虎 电 话 028-87025759
常务副主任 陈 刚 传 真 028-87025758
副 主 任 刘 琴 联 系 人 李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