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晓春家庭治疗系统提问技术

(2019-02-22 12:54:49)
分类: 心理

盛老师的十大提问技术我很喜欢,精准娴熟,恰到好处,力透纸背,扰动心灵。他也常说家庭治疗师的功力应在提问上而不是问题的解决上。

(1)用的最多是澄清式提问

每次个案开始的时候,他总是严格按照流程设置开始,逐层深入。在确定咨询目标时,他喜欢用澄清式提问的方式,比如常见句式:“假如这次咨询的效果很好,你的问题都解决了,你会感觉到自己有哪些变化?”,“假如你一进门时门口的保安看见了你的样子,咨询成功了,保安发现你有哪些变化?”,“假如,仙女下凡成功地治好了你所有问题,你的变化有哪些?”

这些问句都是他常用的澄清式提问。

他也喜欢用打分式的问句,“你给你丈夫打分,一百分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澄清式提问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2)通过差异性提问了解互动模式

差异性提问的作用是明确差异,涉及压缩症状,扩展无症状时间、场合或人事的情境性问题。可以使当事人意识到症状性行为是有条件性的。

盛老师在使用差异性提问时更强调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如“孩子的症状出现你和妻子谁最先发现?”,如“家庭成员中谁最关注孩子的症状”。问句中强调谁最,顺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家庭中的话语权,互动模式等。

(3)通过循环提问拓宽认知

我们常活在自己的内在建构中,活在自己的心灵地图中,习惯用自己的看问题方式来要求别人。循环提问又叫多重提问,就是轮流,反复地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表达他对另外一个成员行为的观察,谈出对另外两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或探问一个人行为对另外一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提问方式非常复杂,但是效果很好,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减少会谈阻力,了解家庭互动关系。

盛老师能够将循环提问用的悄无声息,不留痕迹,注重把握问话的时机和节奏。

比如他常说的:“假如让你们的家庭成员针对孩子的症状的成员,每个成员会怎么说”,“今天在场的老师都是心理专家,有医院的心理医生,也有开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如果让他们谈谈对此事的看法,他们会怎么说”。

(4)前馈-指向未来的提问——重新建构资源,展望未来会发生的结果

家庭可能会被当下的问题所困住,而如果有希望,人们就会努力奔向那个希望。所以,可以建构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未来。

可以这样提问,假如每人每天为对方做一件好事,你们的家庭会变成什么样子?家庭成员就会发挥各自的想象,去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

假如你现在不上学,三个月后,你和同学的差距有多大?假如你现在不上学,一年后,你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提问方式的特点是有时间状语,时间维度指向未来。

“假如半年或一年后,你们的家庭更和谐了,你们每个人可以做点什么?”

这个有点像责任回归式提问,需要任领责任,也包括家庭受害者本身。

(5)责任回归性提问——每个人都认领一部份责任,并为其负责。

我们会发现,指责与批评都是因为我们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要将责任推给对方,当对方不接受时自己就会愤怒。

盛老师在进行责任回归提问时,不指责不评判,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商谈的口吻,语气中肯。

常见句式,“万一有人说孩子的问题是由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说者是根据什么说的?”,“在这个冲突中固然有对方的责任,您觉得您是否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关系是循环因果,不是线性因果,要想拥有好的关系,任何一方都要有反求诸己的态度。

(6)不断给家庭照镜子的假设性提问

假设性提问,是指对未发生的进行提问,治疗时对家庭中的疑惑,提出自己的假想。

这种提问可以给受治者及家庭不断照镜子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从多角度认识自己,或将病态行为与家庭里的人际关系联系起来。

常见问句,“假设一下,要是孩子没有那些阵发性的气喘症状,你们的离婚能否成行?”,“假如从现在起,妈妈不再打麻将,你爸爸发火的机会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7)资源取向的提问——进一步挖掘资源

奇迹,有可能发生,只要此时开始改变。这种提问很简单,直接问资源。

比如,可以问,你觉得你老公身上还有没有什么优点?你老公真的这么讨厌?她可能会说:其实他也没有那么不好。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可能只有缺点没有优点,让来访者发现资源的部分。

假如说我在这个婚姻中什么也没得到,那可以问,你损失了什么?除了这些损失,你想想,你真的什么也没得到吗?

(8)奇迹性提问——弄假成真

每个人都有梦想,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不可能发生。我们认为不可能发生而失去了改变动力。奇迹式提问可以让来访者从问题中摆脱出来,去思考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如何生活。

如果奇迹发生,他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有一台神奇的机器,可以给你变回一个特别不一样老公,他会怎么做?

假如你坐着一台时光穿梭机回到了从前,你会做出什么不同的事情?

这种提问也可以把目标分解,如发生这个奇迹需要一百步,你第一步如何走?

(9)问例外——发现被忽略的资源

焦点咨询和叙事治疗中也有这个提问技术。

与资源取向提问也有类似的地方,资源直接关注资源。

有个妈妈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写作业非常慢,总是完不成作业。

用例外的方式去提问:真的吗?你仔细想想,孩子有什么时候写作业不慢?有什么时候准时完成了作业?

这样的提问会让妈妈反思,尝试用另一个视角去看见孩子已经做好的情况,而不是总关注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能够完成作业?这样的情境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可以创造这样的环境去帮助孩子达成目标?

孩子好的行为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去强化。我们说鼓励的语言是看见孩子的进步,看见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目的:认知疗法中有过度概念化这个名词,这种提问可以改善人的过度概念化,改善人的以偏盖全的观念。一个盘子面积有限,如果只看脏的地方就看不到干净的地方。

(10)改善恶化性提问——也是极端提问,帮助理清条件

你们可以再做些什么,让你们的关系变得更糟糕些?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离婚变得更快点?

很多时候我们会一起去共同寻找资源,如何做去改善关系,可用恶化性提问的方式,进一步澄清了哪些行为是彼此的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每当对方想做出破坏婚姻的的举动,他都会有一些反思,从而阻止这样行为的发生。

当探讨如何改善关系时,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彼此的一个期待,澄清后,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相处中,多做这些有益的事情。每当我们在做出行动前,会问一下自己,这个举动会促进我们的关系,还是破坏我们的关系?这就会避免冲动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

目的:把症状条件化、情境化,把确定无疑的疾病变成与人际关系有关,与环境,背景有关,软化疾病概念。

盛晓春老师的提问技术如乱炖,越炖越有味道,如清澈的溪水给我们带来清新和透彻,如一面面镜子照亮被遮档的污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