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造型饼干》教案
(2013-09-18 10:22:52)课
授课人:韩洁晶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
教材分析:二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对周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状态,而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则理所当然的在他们心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儿童的天性导致他们对自然界中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很难有免疫力,因此,孩子天生就对小动物充满着好奇和喜爱之情。他们喜欢与小动物一起玩耍,久而久之,这份喜爱就会延伸到以动物为形象的玩具、图案、动画片、书籍等上面。这些都将有利于儿童良好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观察、想象、创造以及如何与小动物相处。这样的教材安排,符合儿童的天性,有利于儿童发展。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是拥有鲜明儿童特有天性的时期,他们爱小动物,也爱听关于小动物的故事以及看小动物的书籍。本课要求学生利用彩泥黏贴可爱的小动物,做成颜色鲜明、形象生动的动物造型饼干。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介绍小动物的种类,讲述小动物的故事,描述小动物的特征及习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
设计思路:为了使学生在创作时有较丰富的参考资料,本课教材选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饼干及彩泥黏贴的步骤图等。学生在进行创作时,首先应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可以大胆想象,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制作动物造型饼干;其次,学生在进行创作时,针对动物饼干颜色的选取上,可以结合饼干的“口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自主进行色彩搭配,是动物想象更加丰富;最后,学生还可以进行形象创新,设计一组小动物,为其添上环境,充分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了解其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掌握橡皮泥黏贴的一般方法,用橡皮泥塑造出不同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黏贴橡皮泥,培养出学生对动物泥塑的兴趣,树立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重点:通过对动物造型饼干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饼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彩泥、底板
2.教师:课件、泥塑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
教师 |
学生 |
设计意图 |
教学导入 |
谜语导入: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
回答:“兔子” |
出示兔子饼干图片,导入课题:《动物造型饼干》 |
新课讲授 |
1、出示饼干兔子与真实兔子的图片,问:“这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2、出示一组动物造型饼干,让同学猜猜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3、放映一些动物图片(大象、长颈鹿、小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4、示范讲解动物造型饼干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可以用不同色彩的橡皮泥表示不同口味的“饼干”。 |
学生回答:“相同点是都有耳朵、尾巴、脚。”“不同点是眼睛、毛、胡子都不见了,立体变成了平面。” 同学回答相应的动物 学生回答:“体型庞大的大象、长脖子的长颈鹿、圆溜溜的小猪…”)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动物造型“饼干” |
让同学认识到饼干兔子与真实兔子的差别,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展开。 通过猜测动物饼干,让学生对动物的形态有一定了解。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方便接下来课程的顺利进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
过程评价 |
教师可通过展示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
||
课堂小结 |
1、展示交流:将同学们做好的“饼干”放在展示台下,看看谁做的“饼干”更加诱人; 2、拓展延伸:①、有条件的同学回家之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真正做一次动物造型饼干,并带回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②、通过学习,可以尝试做其他造型的饼干。 |
||
作业布置 |
用彩泥做一块造型美观、口味独特的动物饼干。 |
教学评价:
①
②
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