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与生活》教案 何梦影
(2013-09-16 10:59:41)课题:《漫画与生活》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
一、教材分析
《漫画与生活》是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分两个版面,呈现的是各种类型表现生活中有趣事情与现象的漫画。本课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漫画,并试着构思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回顾拓展第一课时内容,调整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通过分析漫画作品的含义与妙处,可以提高整体观察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创作漫画,又可以提高概括事物与表达自我的能力。课本中选的漫画质量较好,能既简单又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这符合了漫画简单夸张的特征,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不过教材中的漫画都是比较经典的,在施教过程中可以加入些新鲜、与时俱进的漫画作品。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开始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能力,情绪能力,学习习惯的好时机。虽然此时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还缺乏准确的辨析能力,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很全面。通过老师有效的引导,可以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基本了解漫画简洁夸张的特点,能初步分析解读优秀漫画作品,并能创作表达自己想法的漫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分析优秀漫画作品,说出漫画的特点,观摩教师范画,并能独立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想法的漫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欣赏分析与自己的实践,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表达自身情感的自主性,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漫画的基本特征,了解漫画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或表达自我。
教学难点:创作漫画漫画过程中的人物塑造与场景表现。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白纸、笔
学生:白纸、铅笔、橡皮、彩笔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动画电影的极简海报,让学生猜这是什么电影。等学生发言后,出示电影剧照,让学生对比极简海报与剧照。
学生:积极猜测、发言。
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能根据这么简单的海报猜出来这是什么动画电影呢?”引导学生讲出“海报把电影里人物形象特征画出来”的观点,引入另一个具有同样特点的艺术形式——漫画。
*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娱乐性强的形式作为导入,可以较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是动画类的,小学生比较感兴趣。
2、欣赏与分析漫画作品
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漫画作品,请学生们讲讲这些漫画讲了什么故事或表达了什么以及其背后的深刻寓意。学生无法准确分析的时候,做适当的引导。
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适当地提醒他们注意人物的表情、体态,画面上的文字等,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在讲解漫画作品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作品讲解它们各自的特征,可以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3、学习漫画的基本知识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看过的漫画,同学们请说说漫画有些什么特点?分为哪些类型?还有什么表现方法?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漫画的特点、类型与表现方法。并继续出示一些传统的、现代的漫画,请学生讲讲这些漫画的类型与表现方法。
*在教授了新知识后马上进行运用练习,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4、动手画一画
教师: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有关漫画的知识,对于漫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可以用漫画的形式画出来?先请同学们用铅笔在纸上画一画,可以画人物漫画,可以画单幅情景漫画,也可以画有情节的多格漫画。
学生:动手作画。
*创作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5、作业展示与交流
教师:有些同学的漫画雏形已经出来了,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展示。
学生:积极展示,其余同学欣赏分析评价展示者的作品。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以鼓励认可为主。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培养他们的积极性、提升自信心、提高表述自己想法的能力。其余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对班集体的热爱。教师评价作品多以鼓励认可为主,可以使学生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6、总结
教师:今天,同学们对漫画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也能有自己的构思与想法了,作品也有了基本雏形。这节课先上到这,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
1、回顾复习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漫画的基本特征,类型与表现方法。同学们来回想一下。
学生:举手作答。
2、漫画技巧教授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自己也开始创作漫画了,但是好像有很多同学遇到了困难。想画的东西画不出来,而且跟我们所欣赏过的漫画有所差距。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同学们还没有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并且将它夸张化。
出示平淡与夸张的对比图片。
*通过对比,能使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更形象更直观。学生们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作出调整。
教师:通过投影仪,在白纸上做范画,画不同的表情、不同体型的人等。请学生上黑板表现生气、悲伤等表情。
3、调整完善作品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怎么表现人物表情和体态。现在,同学们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巡视学生,适当提出改善的意见。
学生:继续用橡皮铅笔修改自己的作品,完成后,用马克笔勾线,或用彩笔上色。
4、作业展示与交流
展出部分学生的作品,其余学生对其进行欣赏评论,教师再给予建议与积极的评论。
5、总结拓展
教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有意思,漫画是一种幽默,夸张的艺术形式,用漫画来表现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很有趣?下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看优秀有趣的漫画作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将身边发生的趣事阐述在漫画里,让更多人分享你们的快乐。
何梦影
103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