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孙悟空拔下的一根毫毛
标签:
佛学西游记六耳猕猴 |
分类: 闲逛西游 |
尽管书中并未明文交代,但是章节标题已经点破了妖猴并非真正的妖怪。第五十六回题为“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实则说出了妖猴的来历。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草寇,唐僧赶他走,悟空心中满是委屈,因此生出了个“心魔”。第五十八回题为“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就是说因为孙悟空存有二心,心魔捣乱,最终驱除心猿,合为一体。
那么有什么真凭实据来佐证呢?
第一,孙悟空为何会诛杀草寇?草寇虽为恶人,但罪不该死,何况这也不是取经队伍该管的。是孙猴子不知道草寇不该杀死吗?显然不是。孙悟空刚做唐僧徒弟时,的确不知这个道理,上来就打死了好几个强盗,唐僧当时就要赶他走,可是当时只有孙悟空这一个徒弟,离了他还真不行,这时观音菩萨教会了唐僧念紧箍咒。所以孙悟空的紧箍咒是因为杀草寇而得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能杀人。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向来紧张,唐僧在收齐三个徒弟后,感到没有孙悟空也能取经,便借三打白骨精之机赶走了孙悟空,即便孙悟空拿出了自己打死的不是人而是妖的铁证,唐僧也一口咬定打死的就是人而不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除孙悟空。孙悟空重新归队后,二人关系并未好转,既而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先是孙悟空弄惊了白龙马,驮着老唐飞快地跑出去老远,然后被草寇绑住。强盗要钱,唐僧就巧妙地编个瞎话,说是孙悟空在后边,他身上有钱,叫草寇冲孙猴子要。结果孙悟空到了后,唐僧飞快地逃走。这就太奇怪了,孙悟空啥本事老唐不知道吗,对付几个草寇还费劲吗,为什么会吓得逃跑了呢?不就是把舞台留给孙猴子,让他可劲的作吗?而孙悟空呢,明知草寇不能打死,还非要打死他们,就是心有怨气,非要挑战一下唐僧的权威。唐僧逃跑以后,不是原地等着孙悟空赶上来汇合,而是告诉八戒回去告诉悟空,不要打死他们。老唐逃跑前咋不告诉呢,非要算准了时间孙猴子已经下手了,才叫八戒去阻止呢?为什么要八戒去不让沙僧去呢,因为他知道八戒与悟空不和,派八戒去就是要搜集悟空杀人的证据。
第二,孙悟空为什么会直接去找观音呢?孙悟空被赶走后,去哪成了问题,后来越想越憋屈,就去找观音姐姐告状。观音说你杀了人当然是你不对了,悟空一看观音不向着自己说话,便开始发牢骚。说你干脆念个《松箍儿咒》,把我这紧箍咒摘了,我不干了。这分明就是来和领导要待遇的,我工作最辛苦,凭什么这么受气,到最后是个啥下场还不一定呢?再听听领导是怎么说的。观音说,大老板是如来,当年只教我紧箍咒,没教我松箍咒,意思就是说,想不干是不可能的,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啊。接着又说,你就在这儿待着,唐僧一会就会遇到麻烦,他会来找你的,等他来了我跟他说,你们还去取经,了成正果。这话的意思就是,取经队伍是离不了你的,我教老唐以后别胡闹了,关键是最后一句,承诺了悟空最后落编成佛的条件。由此可见,孙悟空并不想离开取经队伍,因为他想要这个正果的编制,来找领导明为诉苦,实为讨个说法,不要老觉得我老孙傻,等最后到西天再谈条件那可就晚了。
第三,假悟空为何没有打死唐僧,又跑到了花果山呢?如果六耳猕猴是妖怪,唐僧一个肉体凡胎,他那一棍子下去,不但性命难保,而且恐怕连个全尸都没有。既然假悟空想取代唐僧去西天取经,怎么会只是把老唐打晕而留下活口呢?更为奇怪的是,假悟空作案后,为什么没有立刻前往西天取经,也没有回自己的妖洞,而是往东去了十分遥远的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呢?这明摆着就是怕取经团队找不到自己的藏身之处嘛,哪有这样的道理。
通过以上分析,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吹口气变成了自己,通过六耳猕猴向佛祖和观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待遇问题。为何如来会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就因为他有个心魔。只因为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本人,所以观音和唐僧念紧箍咒时,两只猴会一起疼,分不出真假。当然,孙悟空在导演这出戏时还是很精心的,被赶走后直接去找观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观音可以为自己证明这个事件从一开始自己就在观音办公室里待着,打唐僧的是妖怪不是我孙悟空。为了分辩真假,真假美猴王打到了唐僧那里,其实从辨别真假上来讲,这个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观音已经念过一次紧箍咒了没有作用,为啥又跑去让唐僧念一遍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唐僧一声,你看清楚啊,眼前有两个悟空,打你的是假的。
孙悟空的这个计划虽然万无一失,但终究逃不过本然。两个猴王打到阴曹地府,地藏王菩萨的谛听伏地一听,便识破了真伪。可是谛听却不敢说出真相,说道,我虽听出来了,但不可道破,因为冥界法力不足,无法擒拿,佛法无边,还是找如来吧。这哥们多聪明,孙悟空玩的阴谋诡计我去说出来,我这小命还要不要了,再说了,这是佛界的内部事务,怎么处理还是要看如来的,或许人家如来不愿意说破此事,我要说出来以后还想不想混了。
那最后如来又是如何处理的呢?首先,他当着众人的面揭露了真相。“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告诉大家,你们好好看戏,来的不是两只猴,而是一只猴的两颗心。但是当着孙悟空的面,如来并未说破此事,如果如来说,猴子你别戏了,自己又变个自己出来,你这么玩有意思吗?这样的结果就只能是猴子把戏被戳穿,从此在取经队伍中消失。但实际上孙悟空是如来实施取经计划的最重要棋子,当然不能丢弃。因此,如来又编了一套连自己都觉得佩服自己的理论,即四种无法识别的物种理论,此四种物种只有我如来一人能知,其中一种叫做六耳猕猴,我种猴老聪明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模仿任何人的长相和声音,所以你们根本辨别不出来。孙悟空一听当时就蒙了,我啥时候又成另一个我了,是如来不懂装懂,还是装迷糊呢,得了,还是赶紧收场吧。于是,六耳猕猴变作一只蜜蜂飞起,被如来用钵盖住,孙悟空抡棒将自己打死。
戏都演到这了,孙悟空还得继续要待遇啊,于是又提出摘掉紧箍咒不想干了。如来答应道,我教观音送你回去,让她和老唐进行诫勉谈话,到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有了如来这句话,孙悟空总算心里这块石头落了地,心魔也就此消失,唐僧在受到观音的警告后也改善了对悟空的态度。大家可以看到,至此,师徒二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悟空与八戒的关系也大为改观,尽管还是有打有闹,但从本质上已经不是以前那种针锋相对、格格不入了。
孙悟空换作现代生活中,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演和演员,哈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