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2014-05-22 10:15:26)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周 慧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讲的是其中的1课时。
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让学生学习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习的。三年级下册已学过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里出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需要连除决的问题。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例11中一周的产奶量既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产奶时间有关系。题中把“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影藏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一定的困难。在教材中,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做一做也是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但也可以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教材也是通过学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呈现了两种方法。因此,理解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弄清题意,找出题中数据(包含隐形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找到数据间的联系,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从而找到解题方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每个同学一下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32例1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二.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说明:用有趣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关键这样引入让学生更能理解归一问题在生活的重要性:在比较数据时更方便,从而把数学和生活自然的联系起来】
2.课件展示分析过程。
【教学设计说明: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了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归一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采取了两种方法帮助同学们分析数量关系,1:画实物图;
2:画线段图。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清晰的展示出来,对部分理解力稍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3.自主探索。运用刚才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计算张燕家的奶牛的产奶量。
4.学生展示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5.回归主题:帮商人选好的奶牛。
【教学设计说明:数据是死板的,而数学是灵活的,只有把死板的数据灵活运用到实际的生活,数学才能再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很容易就把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了】
6.小结解题步骤。
(三)巩固练习 。
(四)总结。
三:说教学反思: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