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喝一口盖碗茶
难忘回回的家
离开了回回的家
难忘盖碗茶
http://s16/mw690/003NHyfEzy6LhXE2Uhxef随着一曲《阿妈的盖碗茶》响起,2012年“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在位于新疆昌吉市的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圆满闭幕。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的闭幕式放在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这是经过会议主办方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这些见多识广的作家和学者,对美食的品位更是不俗,当他们品尝着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的美味佳肴时,无不夸口称赞。北方民族大学一位学者的话,至今还在耳边萦绕——西域老回民饭庄的环境优雅、饭菜攒劲得很,董事长沈建文是个儿子娃娃。说这话时,周围的各位作家和学者,纷纷点头称是,还一个个地竖起了大拇指,以示敬佩。
是的,用西北回族人的话说,沈建文的确是个响当当的儿子娃娃。
沈建文1974年出生于新疆昌吉一个回族家庭。提起沈建文的创业之路,可谓吃尽了苦头,各种酸甜苦辣他都体验到了。想当初,二十多岁的沈建文学了三年厨艺后,于1997年在昌吉市体育馆附近开了一家不足50平方米的回民餐厅。两年后,他发现昌吉市内的回民餐厅都在小打小闹,没有规模,更没有档次。眼光敏锐的沈建文看到了商机,决心要在民族餐饮方面做出一番事业。之后,沈建文在昌吉市建设路开了一家具有浓郁回族特色的饭庄——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从此,奠定了他在新疆清真餐饮行业的基础。之后的发展之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始终在跳跃。光拥有了自己的餐厅还不甘心,沈建文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立志将特色菜做成自己的派系,并成功注册了“沈派”商标。为了长远的发展,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于2003年底东迁昌吉市绿洲路,也就是“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闭幕式的举办地。
2005年,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走出昌吉,进驻首府乌鲁木齐,并成功接管了久负盛名的阿勒泰路老回民饭庄。之后,又先后在乌鲁木齐市新开了红十月精品店、红山回宴楼、紫金长安店、南门店、丝路东方汇嘉店;在伊宁开了解放路店、开发区店等。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沈建文意识到管理企业的重要性。
目前,企业已凝聚各民族高级餐饮管理人员8人、高级职称技师6人、中级职称技师53人、初级职称技师117人。沈建文带领的团队中,管理人员83%以上为大专以上学历,14%以上为本科以上学历。沈派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企业,因此员工的素质对餐饮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上面沈建文狠下了功夫。目前,沈派餐饮企业已具有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下设行政部、营销策划部、质检督察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研发部、采供部、工程部。沈派餐饮旗下凝聚了业内各类专业人才,拥有中国餐饮烹饪大师、中国餐饮经营管理大师、中国餐饮业培训大师、中国餐饮职业经理人、回族民俗文化研究等专业人士和一批优秀的餐饮管理人才。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如今沈建文已是沈派清真餐饮连锁企业的董事长。旗下现有西域老回民、回宴楼、丝路东方三个品牌,9家连锁店,一座大型中央配送中心,企业在职员工700余人。店面主要辐射昌吉、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创业以来,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数百万元。沈建文任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2007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十大标兵”,“自治区百名青年创业之星”的称号。
沈建文带领的沈派西域老回民,多次被评为“个体纳税光荣户”和“先进个体工商户”。2004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烹饪协会评为“新疆旅游美食博览会服务明星”;2005年8月,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届“庭州名店评比大赛”中,被评为“庭州名店”;2006年5月,荣获昌吉市首届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饪一等奖;2007年8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称号。2010年,荣获饮食服务行业“大众餐饮社会贡献企业”称号;2013年3月,荣获“中国烹饪协会先进会员企业”、“诚信经营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9月12日,沈派西域老回民“九碗三行宴”,作为品种最多的清真菜肴荣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012年5月,沈派西域老回民“老沈凉茶”,
沈派清真餐饮企业,先后累计安置就业人员3000多人,包括回、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不仅如此,长期以来,沈建文一直在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2005年初,有位汉族员工有个先天弱智的弟弟小五子,在乌鲁木齐不慎走失。兄弟俩没有父亲,母亲身体不好,家庭十分贫困。沈建文知道后,就亲自驾车带领几名员工连夜寻找。当时正值寒冬季节,他怕小五子流落在外被冻坏,多次走访了乌鲁木齐的各大公共场所,并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登了寻人启事。最终在福利院找到了孩子,为表示感谢,沈建文捐助2000元给福利院。昌吉店有一位年近40岁无父母无家的汉族员工,腿上有伤残,不能干重活,又经常需要治疗。为此,沈建文给他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2000年至今,沈建文每年组织员工为他捐助医药费、住院费,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还有一名汉族员工家中上学的孩子突然病逝,家里经济困难,沈建文知道后立即给他送去2000元慰问金。
沈建文规定,社会上的贫困流浪人员来店里求助,不论哪个民族,不问姓名、不问来由一律给予救助。创业数十年来,像这样的救助累计达1900余人次。在他的感召下,企业的员工个个都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并且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事迹和先进好人好事。乌鲁木齐市本店汉族员工刘伟,在店外打扫卫生时,发现和平渠里有两人被湍急的河水冲卷而下。他不顾个人危险,沿河边追赶1公里多路,跳水救出了这两名落水的维吾尔族青年。回族员工李萍,一次在工作中捡到上海安丽公司总经理的物品及现金15000余元。李萍赶快报告了部门经理,一起找到了失主,把物品及现金完好地归还了失主。还有马琴、王燕先后捡到客人手机十几部、共计现金25000余元,都一一归还给客人。像这样的事例在沈建文的企业中还有很多,拾金不昧在他们看来,都是平常之事,是作为一个市民最基本的美德,所以从未向外界报道和宣传。
随着店面的不断增加,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沈派清真餐饮这个品牌也日渐深入人心。最典型的例子是,回族人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婚丧嫁娶等需要操办的大事时,都因预订不到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的餐位而感到遗憾。笔者的朋友计划2014年5月份结婚,在把日子定下来后,第一时间就跑到沈派西域老回民饭庄预订婚宴。
如今,沈建文亲手创建的沈派清真餐饮企业,已经发展成新疆北疆地区首屈一指的民族餐饮企业。在沈建文看来,继续做大做强沈派清真餐饮企业,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还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梦想,更是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梦想。只有将沈派清真餐饮这个品牌做得响当当,才能在餐饮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搭建起一个不仅用来饮食和休闲,更是用来体验和品味古老回族餐饮文化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