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王欣)

分类: 高徒悟教 |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王欣
一、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2﹒2节圆与方程。本节主要研究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2.
圆是最简单的曲线之一,这节教材安排在学习了直线之后,学习三大圆锥曲线之前,旨在熟悉曲线和方程的理论为后继学习作好准备。同时有关圆的问题,特别是直线与圆的位置问题,也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圆锥曲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应此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使学生确实掌握这单元的知识和方法。
初中教材中对圆的内容降低最低要求。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和直线方程一样,教学中先设计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圆上点在运动时,不变的是什么,抓住圆的本质,突破难点。
3.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B.会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来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A.实际问题引入,师生共同探讨。
B.探究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兴趣。
4.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及运用
5. 教学难点
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条件的确定。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
项 目
|
具 体 内 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活 动 |
教学意 图 |
|||||||
|
复 习
|
复习上节课内容,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直线方程?确定直线方程的要素有哪些? 直线方程有哪几种表达式,都是什么样的 ?
|
教师提问。 |
|
复习直线的方程形式,帮助同学去联想圆的方程 |
||||||
引 入 新 课 |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直线方程的概念,直线斜率及直线方程的常见表达式,我们知道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那么曲线方程会有怎样的表达式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常见的曲线----圆的方程的第一节圆的标准方程。 |
|
|
|
|||||||
|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初步了解了圆的有关知识,那么哪一位同学来回答圆的概念?
现在我们求以C(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 首先我们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设点M(x,y)是圆上任意一点,那点M在圆上的条件是|MC|=r,那么由我们已经学过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所说条件可以转化为方程表示: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 显然,圆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x,y)适合方程(1);如果平面上一点M的坐标(x,y)适合方程(1),可得|MC|=r,则点M在圆上。 所以方程(1)是以C(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那同学们观察一下圆的标准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思考一下当圆心在原点时,x轴上,y轴上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这是二元二次方程,展开后没有xy项,括号内变数x,y的系数都是1.点(a,b)、r分别表示圆心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且当圆心在原点即C(0,0)时,方程为 x2+y2=r2 圆心在
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圆,所以,只要a,b,r三个量确定了且r>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这就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注意,确定a、b、r,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口头练习 1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1)(x-3)2+(y-2)2=5; (2)x2+(y-5)2=8; (3)(x+2)2+ y2=m2 (m≠0) 总结:已知圆的标准方程,要能够熟练地求出它的圆心和半径. 2、说出下列圆的方程:
总结:根据圆心坐标、半径长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容易看出,如果点M。(x。,y。)在圆外,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r,即
当然我们刚才做的练习题都是比较简单的,那当遇到比较复杂的条件时,我们怎么来确定圆的标准方程呢?我们来做下面的一道题。
例1写出圆心为A(2,-3)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并判断点M(5,-7),
例2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
(2)圆心在点C(1,3),并与直线
(3)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小结本题:求圆的方程的方法
⑴
⑵
①
②
③ 课堂练习与提高 随堂巩固: 2、已知ΔAOB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 A(4,0)
,B(0,3) ,O(0,0)
,求ΔAOB 外接 圆的方程。
|
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启发同学们一起建立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提醒学生注意圆心在不同位置时圆的标准方程的不同形式。
教师注意提醒同学语言精练准确。 教师亲自讲解例题的解题过程,看同学反应情况给予适当提醒、启发。 教师注意多种方法解题。 教师应该注意提醒学生熟练掌握做文字叙述题。 题目较为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对同学启示。 教师提问。 |
同学独立思考,给出答案。 学生独立总结。 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发言。 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发言。 学生自己练习做题步骤,然后独立思考。 同学在课堂练习,一名同学在黑板演示 小组讨论,课堂练习,找一名同学叙述思路 |
确定圆的标准方程的必要条件。 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条件。 教师书写板书,规范答题过程 通过简单的例题的学习,熟悉圆的标准方程的基本建立方法。 教师书写板书,规范答题过程 |
|||||||
|
本课小结
1.圆的方程的推导步骤。 2.圆的方程的特点:点(a,b)、r分别表示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 3.由不同的已知条件求解圆的标准方程。 4. 求圆的方程的两种方法:(1)待定系数法;(2)定义法。 5. 数型结合的数学思想
|
同学总结,巩固加深印象。 |
|||||||||
作 业 |
P
124 |
|
|||||||||
教 学 后 记 |
|
|
|||||||||
书 设 计 |
|
|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