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18 08:12:22)小学二年级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师自创二年级写话
教学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能用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说促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学生自带的水果。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
我们来猜个谜语怎么样?“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西瓜)再猜一个: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石榴)
二、组建水果小队
你们可真聪明!水果不但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好处。你们都带来了那些水果呢?(学生纷纷展示)呵,大家带来的水果真多呀!那好,我们带来相同水果的同学们坐在一起,组建自己的水果小队,并且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的小队准备一个响亮的口号,好吗?
(学生自由调位,围成一圈结成苹果小队、橙子小队、石榴小队、猕猴桃小队等等,自由创编口号。)
三、创设表达情境
好,我来听一听你们这些水果小队的口号都是什么?
(学生自由且自豪地喊出口号,如:鸭梨小队:鸭梨鸭梨,所向无敌!
呵,你们可真聪明,口号喊得真响亮!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呢?(趁着学生的兴致)好,看老师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故作神秘地吹口气:变!),现在我把你们都变成了小小水果推销员。
可是——(故作为难状)这么多的水果,哪一种最好吃、最有营养呢?下面就请各位推销员准备一下,看谁的介绍能打动我的心,我就去买谁的水果。注意呦,你可要把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啊。(学生自由观察,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嘴尝一尝。教师深入小组,个别指导学生的语言)
四、自由推销水果
现在谁先来推销?其他小朋友想买哪种水果呢?赶快听听这些水果推销员的介绍再做决定吧!(学生自由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指导。)
要点:
1、引导学生把所介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全面,如:“你把它的样子说的真好,不知道吃起来什么滋味呢?”或者“你拿的是橘子吧,怎么是橙子呢?”“我吃你这种水果有什么好处呢?”用类似这样的一些谈话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全面。
2、随机肯定学生自然而出色的表达。如:“听了他的介绍,我都有点动心了,其他的小推销员,你想推销什么?”“这位推销员很有礼貌,不错。”“我都有点忍不住了,真想马上尝一口。”等等。
3、随机分类板书学生介绍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词语。如:棕黄色、黄绿色、金灿灿的、油绿鲜嫩(颜色)椭圆形、毛茸茸、圆圆的、像月牙一样(形状)酸甜可口、又香又甜、味道鲜美、越吃越爱吃(味道)等等。遇到介绍比较清楚或者用词恰当的同学,可以随即奖励相应的水果小粘贴,以激发其积极性。
五、以说促写表达
小朋友,想把你最爱吃的水果推销给更多的人吗?那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小本本上,好吗?刚才怎么说的就怎么写,看(指黑板上板书的词语),老师还在这儿开了一家免费的词语小超市,你可以到这家小超市里自由地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运用,看谁用得多、用得恰当!(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反思:
写话园里果香飘
孔子曰:“教学相长”,这节课上,我感觉似乎不是我在教学生,而是他们在教我。课堂上,他们对各种水果的了解是那样详细,知识是那样丰富,发言是那样积极,思维是那样活跃,令我始料未及。静心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原因有: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争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学理念。生活是丰富的,也是教学的源泉,说话、写话同样离不开生活。水果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我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进课堂,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看”、“摸”、“闻”、“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水果有了充分的认识后,上台推销自己喜欢的水果。推销员这个角色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碰到,这样,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转换角色,当一回水果推销员,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情感,从而加强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灵性飞扬无拘束,桃红李白竞风采。
民主是自主的温床,和谐的课堂是自主的天地。在整堂课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友善的、民主的、平等的,课堂氛围是和谐的。正因为有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热情洋溢、畅所欲言。如:一个同学在介绍苹果时首先说:“一个A,放俩屁(PP),后面跟着LE。这就是苹果的英文名字:APPLE!”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老师也笑着说:“这个推销员不但懂英语,而且把英语编成了顺口溜,你太有才了!”教室里更是笑声四起。有了教师不断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表达,才有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学生想说、乐说、会说的氛围。
3、青山正补墙头绿,乐言善听子自明。
怀海特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在这堂课上,不但有学生的自由表达,更有教师的巧妙指点,渗透写作技巧。当学生把橘子说成是橙子时,一句“橘子和橙子的确像亲兄弟,但是它们之间可是有不同的呦,你能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一下,告诉大家它们哪里不同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当学生忘记介绍水果的味道时,一句“你把它的样子说的真好,不知道吃起来什么滋味呢?”给学生以巧妙的提醒;当学生说出“‘酸甜可口’、‘回味无穷’或者‘像十几个月牙挤在一起睡懒觉’”等生动的描述时,教师由衷地赞叹:“这个词语用得真棒!”、“多么生动形象的描述啊,就像把香蕉的样子画在了我眼前!”;当学生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或做出补充时,教师首先表扬“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一些写作技巧及学习习惯就在这一句句的提醒、赞叹与表扬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里,看似无痕,实则有效。
总之,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善于挖掘、合理开发、巧妙利用,使我们的作文课堂“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