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基本计算策略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2019-09-12 13:48:36)
标签:

教育

小学数学基本计算策略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课题组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的渗透,数学教学被融合了更多内容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教师自身教育技能和方法的更新。其中数学基本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对其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延伸发展意义深远。基于以上背景,我和课题组等9位老师,针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开展了课题的研究。本文正是本次研究的课题总结报告。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  数学  计算能力

一、引言

计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任务之一。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无法改变计算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计算教学才能强化小学生对具体数字以及具体计算过程的敏感性,进而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当前,很多小学生由于计算基础不扎实、对算理掌握不清楚,缺乏良好计算习惯等原因,导致计算正确率不高。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从而达到计算水平的大力提高。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充分体现出其基础性和工具性。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效的计算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所谓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不重视计算过程,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也造成了学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甚至连老师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于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对此我们设想,从优化计算教学的角度提出这个课题去研究,让学生喜欢上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

二、研究目标

1.经过课题组的老师们的共同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应当在课题实践的目标制定上,注重小学数学课中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计算课中有机整合、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理解算理算法,提高兴趣。

2.在讨论中,我们认为应通过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研究算法,找到多样化的合理的算法,引导学生去比较、验证,发现最优化的方法。

3.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当通过课例和案例,总结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究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的训练措施。

三、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8月)

为了更好地推进被你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应当做的工作是建立课题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为了更好地为中后期的教研工作打好基础,课题组的老师们相互激励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课题论证。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计算教学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培训课题研究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在准备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教育理论,选定申报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其次,调查分析目前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再者,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培训。

(二) 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课题组教师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在实施的初期,教研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课题组教师依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开展测试评价、竞赛活动,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专题活动,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并收集过程性资料,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撰写专题论文。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主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四点。首先,我们制订了课题的实施方案,决定以学习、讨论、调查研究、课例研究、反思、小结、论文为主要形式,开展课题的实施和研究为了让课题的研究更有条理性,我们决定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材料整理,小结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老带新的青蓝工程,相互纠错,互相补充,及时反思调整,再研究

总结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0月)

课题总结阶段,课题组的老师们汇总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展示阶段。各负责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将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加以升华,课题组负责人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写出结题报告,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申请结题鉴定课题组的老师们,根据第二阶段研究过程,整理材料并汇编并通过讨论、记录和梳理的方式,总结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最后完成本次实验结题报告并尝试进行经验推广

四、研究措施

(一)课题实践研究措施

   首先,关于课题研究本身,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课题实践: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不论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与低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认真审题到专心校对体现了学生的读题理解题意的思想意识,接着积极验算和规范书写。学生在计算是绝不是万无一失需要细心验算才能保证正确,同时更需要有一个规范的书写这样才会做的完美。

2.注重学生理解算理

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是注重结果忽视算理推导,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以及算理的理解。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注重错例分析

学生虽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是仍然会错误百出。因此在教学中把错例问题拿出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会真正理解问题知道错在哪里也就是“不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发挥学生的纠错能力。

(三)课题辅助研究措施

此外,为了保证本次教研的高质量实现,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件环境

我校具有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这为教师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2.经费的充足保证

课题研究的经费按照课题需要,均在校长统一安排下,保证需要,用到实处,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总之,对这项课题,学校将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组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确保课题能出成果,出好果,争取圆满结题。  

五、研究效果

(一)教师教育方法的丰富

通过本次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均反应自身关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得到了丰富。

(一)教师学术研究的成果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教师团队彼此配合,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基本计算策略研究论文》、研究反思《小学数学基本计算策略研究反思》、研究总结《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