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芽山上太子殿的传说

(2017-11-18 12:33:25)
分类: 忻州文化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五寨县境内,古语:“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距五寨县城东南26公里处,与宁武、岢岚、静乐相邻。
      芦芽山,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是高山峻岭中挺拔的一座雄峰,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剑直插云霄。这里峰峦重叠,簇拥大小 200多座山峰,沟壑纵横,崖沟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余处。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雨后日出,芦芽墨绿色的山体,还会变换出一种火红的色彩,偶尔也可遇到状似“法轮”,五彩斑斓的“芦芽佛光”    
       五寨县芦芽山主峰绝顶周方仅约十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正方体状石砌建筑,这便是太子殿。因其位居群山之极,数十里外即可看到。太子殿为石基石壁构筑,殿脊有一铁校直指苍穹,似为避雷特置。殿顶向四面披散,原以铜瓦铺盖,今已遗失。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牧童,父母双亡后,只好寄宿于兄嫂门下。吝啬的嫂嫂不准牧童回家食宿,却要他成天放牧牛羊,砍柴做重活。可怜的牧童只好与羊群为伴,靠赏山花野草解除苦闷。时间长了,他发现每当营草叶下挂满露水珠时,就准定要下雨。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众乡亲。大伙按他提供的雨讯安排农活,果然很灵验。就这样,牧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被视作专司云雨之职的神灵。他去世后,人们在他坐化的芦芽山主峰之巅修了一座石砌庙宇,即太子殿。
       关于太子殿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候,芦芽山下有个叫神路沟的村庄,住着一家名门望族。这家三个儿子中已有两个做了大官。可老三长大后,却对居官毫无兴趣,总是说:“我不求高官,只求长生。”一天,母亲把三儿叫到面前,命他出外求官,三儿执意不肯。母亲无奈,只好等外出的丈夫归来后,再训教这个不争气的三儿。三儿看出母亲的心事,便趁夜深人静溜出家门,跑到散岔村外祖母家。

     母亲发现三儿不见后,便直奔散岔村寻找,果然见三儿正坐在炕上让外祖母梳头。谁知道,三儿—见母亲来找他,没等头梳好,连鞋也顾不上穿,撒腿就跑。儿子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芦芽山脚下。这芦芽山奇峰迭翠,花草遍地,三儿边跑边观赏这美丽的风光,脚步渐渐地放慢了。眼看母亲就要追上,三儿着急,挥手向后一划,顿时发出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山崖裂开了一条百余丈长的深沟,就像刀切豆腐一般整齐。这下子,母亲肯定又累又气,受了惊吓。昏迷中,她好像看见儿子身穿朝服,被玉皇大帝立为太子。母亲清醒过来后,果然看见三儿盘膝端坐在芦芽山顶上,闭目合十,一动不动,已经坐化成仙了。之后母亲怀念儿子,便求工匠劈石为路,直通山顶。又在儿子挥手划裂的深沟上架了仙人桥,在儿子坐化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铜瓦铁柱的石砌庙宇,名为太子殿。从那以后,当地官民岁岁朝供,祈求平安。遇到旱年,方圆百里均来求雨,每求必应。至于散岔的人来求雨,那是连跪也不用的,因为散岔村住着太子的外祖母呢!

     关于太子殿,还有第三个传说,说的是清朝年间的故事。

     光绪十八年时,晋阳大旱,芦芽山下麻峪村牛行善有一个7岁的孤子福小寄宿在舅母家,因不堪欺虐,入寺为僧。长老见其忠厚勤勉,临终时嘱其行善济世,又遗宝书和草鞋告曰:“今后当熟读经书,造福万民;遇有为难之事,穿此鞋即可化解。”过了些日子,福小到村里转游。正是六月天气,人们仰望天空磕头祈祷:“老天爷,可怜我们这一方人,就下点雨吧!”福小忙回到庙里来念真言:“下雨吧!下雨吧!”说也奇怪,天上立刻布满乌云,几声炸雷,下起了大雨。别的人乐坏了,唯有牛二爷不乐。这个牛二爷,说起来是福小的叔叔。他不知道侄子是用什么妙法就让老天爷下雨了,于是跑到庙里,对福小说:“我听说,太原府贴出了告示,谁能祈下雨来,赏银万两。孩儿,你……福小看出了牛二爷的心思,想想便说:“我答应了,明天你就动身到太原揭告示去!”第二天,牛二爷骑着大红马到太原揭了告示,领了赏银。就在他回家的路上,铜钱大的雨点甩落下来。那雨点不往别处落,只往牛二爷身上落。他回到村里就成了落汤鸡。牛二爷感到不妙,便跑到庙里问福小:“孩儿,你说什么时候有雨?”福小见牛二爷的神色不对劲,肯定晓得他心里有鬼。福小说:“午时。”牛二叔听了自然很高兴。到了午时,牛二爷悄悄爬上庙院外的松树上看福小是使什么法儿让老天爷下雨。只见福小挑满水缸,扫了院子,然后便把扫帚往缸里一插又取出来,便往墙上甩,那水落墙,开出一朵朵水花来。不一会儿,天空就涌起一块黑云,雨像决了堤似的倾泻下来。福小打心里厌恶牛二爷贪财。于是他穿上老和尚临终时送给他的那双鞋,出了庙门,火光一闪就不见了。可也奇怪,牛二爷回头一看,庙里着了火。那火熊熊燃烧着,大雨也泼不灭。他慌坏了,赶忙往庙门外跑,跑到庙门上,只见墙壁上写着:“乡亲们,以后你们就来芦芽山找我吧。记住,要找我,不要忘了垛石旺火!”

      以后,人们就在芦芽山巅修建了太子殿,天旱祈雨时,人们便垛起石旺火,用来纪念福小。

      还传说,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因未加封,故远离京城,削发为僧,在此劝世人以农为本便可丰衣足食,世人便建此殿以示纪念。

      在当地还有种说法,此殿是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太子罗侯罗修建,直到现在,遇有天旱不雨,乡民便到芦芽山顶烧香摆供,还愿求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