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2018-03-13 18:39:07)
读书笔记
今年寒假闲赋在家,偶尔路过书店随手翻了翻林格先生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以至于后来的爱不释手,拜读林先生的书,受益匪浅,现特将书中精髓部分摘抄如下,共勉!
培养习惯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养成习惯才能把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第二,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
                                                                             ——徐岫茹(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中国健康教育所研究员)
林格,著名青年学者,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养成教育课题组组长。学术兴趣涉猎儿童教育、青少年发展战略等。教育代表作有《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决定孩予命运的12个习惯》等。此外,还参与推动我国十余种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创造、孵化及传播,较有代表性的有“养成教育”、“阶梯式学习法”、“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等,为我国教育理念的创新及教育品牌的设计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一本由林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一本书籍。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科学,严谨,新颖,实用,并附有养成教育的序列细目表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适读对象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教师。

           

养成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有了新发展,不仅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推动以培养习惯为主的德育工作,而且还涉及到人的生命发展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生命的整体更新与发展问题。这里包括具有重大操作价值的阶梯式学习法,变不爱学为爱学、主动学,变不会学为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用个性化的方式学习,按照新课标要求,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因此,和种植庄稼类比,养成教育是培“根”的成功教育,是拒绝“化肥”和“农药”的生态教育,是发扬人的生命潜能的人文教育
“新时期的养成教育”整体改革方案主要是回归教育本根,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解放教师和学生,适应现实评价体系,走内涵发展之路,生成适合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打造区域名校,推动教育变革。 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赋予了养成教育更多的新内容,特别需要强调是,新的养成教育,因为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因此,从学习习惯突破,从而解放孩子的大脑,进而拓展到做人、做事和创造等习惯,才能全面丰收。 养成教育又不仅仅是行为道德习惯的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要更广更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系统工程,是大教育,但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落点当然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办学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工作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已明确指出,德育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推行养成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在中小学推行德育的明确要求。 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实施养成教育的最终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养成内在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不教而教;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教育的内涵
(1)目标:确立阶段发展的突破口,坚持蹲点实验,以绵薄之全力谋求教育之进步,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2)定位:一是用整体代替单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核心是找到突破口,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效率,发挥体系的力量。二是先诊断,后设计,重解决,实现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3)宗旨任务:
一是决策咨询。通过深度调研与实验论证,为中央、国务院等有关直属部门提供教育改革的决策依据与数据。同时为各级教育局(厅)提供教育战略发展咨询,提供科学、可行、务实的学术支持系统。
二是服务基层。包括:1、问道——蹲点、诊断学校发展并与校长(局长)一对一对话,确定发展、突破之步骤、策略。2、铸魂———萃取、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创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3、生命课堂创建——回归教育本质,激扬生命价值,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培根——培养习惯,奠定学生健康的人格体系。并推进德育课程化。
林格先生的教育理念,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冗重,从心出发,用爱去融化,“润物细无声”,主张让教育者轻松的施教,让孩子轻松地被教育。 教育不再是单一,笼统,教条,墨守成规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人性化的,是活生生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