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吧图片历史徽派 |
分类: 农村风韵 |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海拔约500米,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景区是2009年经过"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融入"极其成功新景区。景区主要徽派建筑除一部分原始保留整新外,其它均为异地明清建筑拆迁后在异地篁岭重建。
坐标:位于江西上饶婺源县,和安徽休宁县及浙江开化县交界,距离婺源江泽民祖籍江湾镇7公里。
下图:层林尽染的篁岭村落
下图:篁岭山门
下图:通往篁岭“垒心桥”,全长约300余米,为江西境内目前最长钢索玻璃桥。
下图:在垒心桥上拍摄秋色尽染包围下白墙青黛瓦村落。
下图:在垒心桥上拍摄刚播下的油菜梯田。逢阳历3月中旬,这里将是大自然撒下一片翠绿叶黄花蕾油菜花的地毯。
下图:过了垒心桥就进入“冬蕴坊”篁岭村头牌坊(建造年代不详)。牌坊上部有“圣旨”石匾二字,是古村落对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清代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年代共75年从政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宰相,均为篁岭故里,也是魏武帝曹操后裔嫡脉)。
下图:过了篁岭村头牌坊,彰显一派徽派建筑村落。
下图: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装饰是徽派建筑重要体系,门楣、走廊木栏杆及护窗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展现了宅居主人地位、智慧的象征。
下图:篁岭改造后建立的“怪屋”。所有建筑及家具均180°底朝天。
下图:依山就势,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门罩、小青瓦、格圆窗为特色,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的徽派建筑。
下图:马头墙、窗罩、粉墙、青黛瓦衬托下的桔子熟了。
下图:天街空间到处布满晒秋的晒架竹匾。
下图:竹匾云集,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菊花辣椒,时令变化竹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
竹匾用自己的方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寻求新平衡点。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当日头升起,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的五彩缤纷组合,构成一幅闲适、安详、恬静的古村风情画云集。下图集为天街晒秋绚丽景色。
下图:篁岭三百米胜景天街上用辣椒组成鲜艳红彤彤国旗图案。
下图:篁岭三百米胜景天街上白墙中国版图图案。
下图:枫香霜叶红于二月花,婺源的秋天似打翻的颜料桶,漫山遍野为大红、大黄、深绿、浅白等争艳景色。
下图:逆光下篁岭村末首500年树龄一级保护古银杏,再过一星期秋风起即将落叶。
下图:篁岭村水轮旁千年树龄红豆杉。红豆杉常年翠绿(夏季偏带黄),结抗癌红果,为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山前村落乱高低,云意模糊远近迷。万叠峰峦如画展,天街恰在小楼里。窗衔墉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古人的诗句恰如其分的为我作篁岭故事白描注脚,也是笔者作为此文图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