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删改过《诗经》吗

(2018-05-11 09:57:55)

十取其一三百篇,诗经设教广流传。

千年公案今应了,子未删削乃乐官。

http://s13/small/003Nsx5pzy7kncQUBDCec&690

注:1、新韵2、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说法来源,"删诗"指的是春秋时期,诗歌是很多的,据司马迁说有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删诗"问题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唐代以前没有什么争论,但是,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大致上争论了1000多年,直到近当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孔子的"删诗"不能够成立。"删诗说"最初出于司马迁,后来班固、郑玄都支持这个说法。到了唐代的孔颖达编写《毛诗正义》,为郑玄的《诗谱》作疏,才开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颖达只是说孔子不会删去这样多的诗,倒没有公开否认孔子的"删诗"。后来支持"删诗说"的著名人物有欧阳修、程灏、王应麟、马端临、顾炎武、赵坦、王崧等人;反对"删诗说"的阵营要大一些,有郑樵、朱熹、吕祖谦、叶适、朱彝尊、王士祯、赵翼、崔述、魏源方玉润等。现代的主要反对者是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当代的《诗经》学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支持孔子"删诗"说法的理由不外乎是:出于对《史记》的信赖和尊重;出于基本情势判断即,500年间不可能只有300首诗歌;出于《论语》中孔子谈到的他对""的处理。回到上一个问题是,既然有着大规模的"采诗"行为,采集的诗歌一定是非常多的。

反对:1、公元前544年季札观乐,""的总体面貌和今天的留存相仿佛,孔子时年约八、九岁,不可能"删诗"(这一研究结果实际上出于郑樵的提示)2、孔子谈到的他对""的处理是在"自卫返鲁"之后,而此前孔子谈到""时,也称"诗三百"(方玉润)3、春秋时期,庠序之讽诵,列国士大夫之赋诗言志,典籍记载多出于今本《诗经》,孔子不可能具有如此之影响(朱彝尊)4、《诗经》中多有不合于孔子道德思想的诗篇(崔述)。这类的理由还有很多。不过,今人还是采取了改良主义的态度,认为孔子对于《诗经》有所贡献。这表现在a、他在文字、方言和音乐方向上做过一些整理修订的工作。b、他将《诗经》作为教材,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着很大的帮助。

支持:今天一般认为,《诗经》是经过删汰整理然后汇编成集的,这表现在:1、方言和音韵的统一。2、四言字句上的统一。3、结构形式的统一。4, 辞造上的简化。通常认为,整理者是当时的乐工或者乐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