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小精灵》中的第一课时《小青蛙找家》。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九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共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它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再加之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所以上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怎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因此教学设计要新颖出新,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能尝试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
2、认识响板,学会并探究其弹奏方法,记住其音色特点,能够按照歌曲中编配的乐器谱为歌曲伴奏。
3、通过学习歌曲在《小青蛙找家》,让学生认识到小动物们的精灵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六、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
2、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响板的敲击方法并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响板、碰钟
八、教学方法
情景法: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通过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
启发引导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因势诱导,使学生认识逐渐深入。
听唱法:通过老师唱学生听或听录音唱,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默唱法:让学生看着谱面在心里唱,不要唱出音让别人听到,便于学生更好的视听旋律,从而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旋律,同时也能学准歌词。
合作法: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去进行学习,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趣味性师生问好(手拍节奏)
师:铃声响,什么课?生:铃声响,音乐课。
师:老师问声学生好。生:学生问声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
生:X老师好。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生:我们爱上音乐课。音乐课!
接着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歌曲《动物说话》,并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出新课做准备。】
(二)、创设故事情境,导出新课
播放图片,图中有小鸡、小猫还有青蛙,它们在森林里玩耍。同学们模仿模仿它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结合本课中的主要节奏做练习。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小花 鸡 叽叽 叽
咯咯
咯 叽
叽 咯
小黄 猫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
喵
喵
小青 蛙 跳跳 跳
呱呱 呱
跳
跳 呱
那这些小动物们都在说什么呢?再以故事导入新课,青蛙遇到了困难,可小鸡、小猫都帮不了,所以它向小朋友们寻求帮助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是学生兴趣盎然,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为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三)、授新课
1、认识响板
小朋友们带着小青蛙走到了池塘边,搪水清清,长满了绿色的荷叶,还开着粉色的荷花。小青蛙高兴地叫了起来,“呱呱!呱呱!”“啊!小池塘,这里才是我的家!”(老师敲响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认识响板并引导学生探究响板的多种敲法。)现在我们就一起带小青蛙回家吧。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歌曲
师:歌曲的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演唱和表演歌曲】
4、学唱歌曲
①. 静静地默唱歌曲,在心里完整的感知歌曲旋律。
②. 学习歌曲前3乐句,引导学生把歌曲中的“跳跳”、“呱呱”等词,唱得既轻快又整齐。
③. 学习歌曲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把旋律唱得平稳、流畅。
④. 完整演唱歌曲,先齐唱后分组演唱,让学生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绪和韵味上,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
5、创作表演
①. 引导学生为歌曲自由编配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②. 按照歌曲编配的乐器谱,用响板、碰钟为歌曲伴奏。
③. 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新词,比如,把“小青蛙”换成其他动作来创编新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创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小青蛙渡过了一段欢快的时光,从今以后,我们跟小青蛙就是好朋友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播放乐曲《小青蛙》走出教室。
加载中,请稍候......